拳師界有「傳拳不傳胯」一說,將胯的練法和用法當作珍貴的看家功夫,不輕易傳人。又因為襠胯位置在私處不便指導,關於襠胯的教學就顯得朦朦朧朧,不通不透,以至於後學者對於襠胯的練習產生很多誤區。
要練好襠胯,首先明白下面四點:
1、「襠勁要開,要虛,襠開然後心氣發動」。襠和胯很容易混淆,馬步開橫襠,弓箭步開直襠。開襠使下盤穩固。
2、胯的部位。指腰椎與胯骨的契合處,開胯則能打通上下的勁,但開胯很難。
3、用骨不用(肌)肉-行拳、盤架要慢練。慢才能體會內在的氣息運行、骨節的催動。盤得這樣慢,是要體會「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節節催勁;
4、同樣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發,往往做成背發。不要誤會,叉劈開後並不意味著就是開胯了,開胯是傳統武術的不傳之密,劈叉最大的作用是鬆筋,展胯。
開胯,即開活兩胯,操練髖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配合腿法動作而靈活轉使。主要方法有壓、搬、擺、轉等。以橫叉能坐地者為"開"。步型弊病之一。做弓步時,後蹬一腿之胯向外向後捌開,或稱"放胯"。坐胯,為步型錯誤之一。做馬步時,臀髖下坐,重心後移,迫使上體前俯,以維持平衡。馬步樁功訓練要領。即力坐(注)於兩胯而形不變,以求步固勢穩。 不動胯。胯和襠是兩碼事,"襠"是倆腿所夾之角,而"胯"其實是骨盆之位的一塊地域。有沒有練過"摟膝拗步"啊?其中的提膝開胯出腳……,不是提襠。襠和胯很容易混淆,且在隱私部位,難以示範。當時老師要求我們開胯,我們也是在拚命開襠。馬步開橫襠,弓箭步開直襠。開襠使下盤穩固。開胯則能打通上下的勁,但開胯很難。同樣背和脊也容易混淆,力由脊發,往往做成背發。找到了感覺,既圓襠又夾緊,既下沉又上拎。
可以說內家拳就是找感覺的拳,感覺找對了,就會突飛猛進,感覺找不到,只能形似。比如,在盤架子中做陳式太極拳單鞭勢、斜形拗步勢、前膛拗步勢時,右(左)膝外展旋轉,以身領手,丹田運轉,勢子結束時兩膝微微內合,使胯撐開,上下相隨,外形如城牆之拱門,達到了「胯撐襠圓」的要求。太極拳之「胯」來源:腰胯的「腰」是指人類身體臀上肋下中間部分;而「胯」是指人類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它是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組成,統稱為髖骨。因此,腰和胯是人體兩個不同部位的稱謂,其含義也不同。腰體現在外,而胯則隱藏於內。正因為胯的隱蔽性,前人往往對其不詳細說或者說不清。但是太極拳真正發勁打人力量的來源就是胯骨。
筆者結合自己練拳體會認為,此處輕微的變換不僅是重心的轉換或調整,而且是發勁的源泉的變化。比如我捋對方左手,自己重心不能在右腿,而應在左腿,這就要求右胯走弧形向左胯轉化,看似重心在右,實則在左;對方見被捋將要前傾失勢回撤時,我正好胯已移向左邊,即可順勁蹉步向前方放勁,這樣勁整威力大。太極拳架及推手中腰胯間隙轉化比比皆是。太極拳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就是不斷轉化或調整自己重心,而撥動、控制對方重心,轉換、調整、發放全在腰隙,主要是胯骨,以故「命意源頭在腰隙」也!太極拳的發勁源自胯骨,再由胯骨帶動脊骨,進而帶動四肢筋骨發勁,即所謂「節節貫通」是也!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發的是「筋骨勁」。以筋骨發力,是太極拳不同於其他拳術之處。其他拳術,都以肌肉發力見長,所以練西洋拳者背肌發達,練跆拳道者腿肌發達。練太極拳者,不大可能練出什麼肌肉, 練得出肌肉的就不是太極拳。
所以,一般說來,太極高手是最沒有健美的「樣子」的。太極拳要求我們以超乎正常的訓練方式,細緻深入地控制到骨骼。 我們常說「太極處處都是手」,是這樣嗎?當然是!只要我們能夠控制自己周身每節骨頭,無論對方碰到我們身上任何部位,我們都能立即就在該部位進行化解、反擊,就能做到「渾身都是手」,所謂「全身是手手非手」也!既然胯骨如此重要, 那如何練胯?首先要學會開胯, 將胯根打開,以使胯關節鬆開。襠勁要開,要虛,襠開然後心氣發動」,襠開就是指「兩大腿根要開」。
我們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轉和腿部的虛實轉換,是靠胯關節的松活來完成的,如果兩個胯關節不打開,而是死頂住骨盆,腰也起不到車軸轉動的作用。「開 胯」的要求,一般有兩層意思:一是機械性開胯。每天要拉胯、壓胯,有正壓、側壓等, 再就是拉大馬步, 兩膝蓋螺旋外展、平面旋轉,以使大腿根部產生拉力。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可使胯關節和肌肉拉開變長,具有一定韌性。二是內功性開胯。在機械性開胯基礎上,通過意念,兩膝先外展後微微內合,胯根鬆開,用意念引導胯骨部位收束、開放、旋轉、整合起來,帶動全身骨骼運動。比如,在盤架子中做陳式太極拳單鞭勢、斜形拗步勢、前膛拗步勢時,右(左)膝外展旋轉,以身領手,丹田運轉,勢子結束時兩膝微微內合,使胯撐開,上下相隨,外形如城牆之拱門,達到了「胯撐襠圓」的要求。
這裡還要注意一個問題,胯開不是胯岔、 胯撇、兩腿岔開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內開而不是兩腿外形的撇、岔。「襠開不在大小,即一絲之微亦算得開。蓋心意一開,襠即開矣。腿雖岔三尺寬,不開仍然不開,是在學拳者細心參之。」其實,行拳、盤架要慢練。慢才能體會內在的氣息運行、骨節的催動。筆者在盤練陳式太極拳一路最慢時達 25 分鐘,現在行一路拳也要 15~20 分鐘。盤得這樣慢,是要體會「用骨 不用肉」的骨骼的節節催勁,如果盤得快,7~8 分鐘練完,是無法體會氣息、骨骼運動的。通過這樣的修煉,再復而快時,才能快得順、快得整、快得渾身都是手。行拳、盤架、推手、散形皆由丹田統領,以胯根為主宰,帶動周身骨骼節節運動,化則節節分解,發則節節催勁。依靠胯部運動來傳勁發力,外形似乎是手在發勁,實則胯在催動手之勁。比如,陳式太極拳「青龍出水」勢,右手自胸前由上而下弧形向右前上發勁,實際胯在右經左再到右旋轉運動,方能發出右手抖彈之勁。
再比如,對方封住我右手並向我發勁,而我雖然被封住右手,但我腰胯隨即向左轉換,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沓, 不進則罷,若進必然使對方落空,因為胯的移動已使我的重心變化,而我重心一變,則可相機得勢使對方失去重心而傾斜跌出,這是「松胯活襠」的結果。久而久之,心意合一,由內達外,自然渾然一體。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