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將」的起源
根據周明〈神秘威武的街頭舞者-「八家將」淺釋〉中對於傳說和文獻考證歸納,八家將的起源大致有五種說法:
1、大洞天真君下凡,轉世作為「五福大帝」的部將;
2、清末「五靈公」的部將為台南軍營除瘟;
3、大戶人家的家丁或清代縣衙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
4、地藏王菩薩的部將;
5、城隍所收服的山賊或「城隍十二爺」的脫胎。
上述的說法中,以第二和第五兩種最富故事性內容和台灣民間信仰的傳奇色彩,成大歷史系石萬壽教授相對地堅持第三種說法較具有嚴謹的考證基礎,不過許多學者同意他與「五福大帝」有密切的關係。
因為許多資料顯示,台灣最早的八家將,是由台南府城的「白龍庵」所發展出來,他的主神就是福州籍官兵所迎來的「五靈公」,後來漳、泉民眾為祀奉方便,又從白龍庵另迎神位至「西來庵」,日據時期因發生西來庵抗日事件,遭日軍封鎖並禁祀,民眾復偷偷迎出改稱「五福大帝」祀奉,其後逐漸南傳高、屏,並經嘉、雲而漸次北傳,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雖然許多廟宇,如城隍廟、王爺廟、地藏王廟、嶽帝爺廟等等,都有「八家將」團的依附,但基本上,他們都是由「五福大帝廟」所衍化而來,這一發展的軌跡,可以視作八家將「角色擴散」的結果,而正好與八家將信仰由南北傳的社會現象,及其本土化信仰的特性有一致的因果關係。
「五福大帝」是民間的逐疫之神,亦稱「五方瘟神」,所指五人為張元伯、鍾士秀、劉元達、史文業和趙公明。相傳五人夜遊,因見瘟鬼於井中施放疫毒,乃以身投井留書示警而死,後人感念其捨身救人而建廟祀之,後經天界玉皇大帝封張為顯靈公,鍾為應靈公,劉為宣靈公(也稱劉主公),史為揚靈公,趙為振靈公,合稱為「五靈公」,專為陽界驅瘟除疫,保境安民,最早為福州一帶的鄉土保護神。這項傳說成為「五瘟神系」的由來,並逐漸脫胎成為「王爺」信仰的同類型典故,「五福大帝」因此也跟「王爺」信仰的「五府千歲」被模糊在一起,實則不論是「五府千歲」或是十二瘟王系的王爺均各有姓氏或全名,與上述的「五福大帝」顯然是完全不同。
八家將在迎神儀式中表現的主要是擒拿犯罪,因此有攻擊圍捕等方式,行進時必走「虎步」(八字步),擺動雙臂及法器,圍捕的陣法一般來說有「踏四門」、「走七星」、「八卦陣」等。在他們操演的過程中,閒雜人等都不能從中穿越,而在過廟宇時,必須參拜,至廟門前行動作加三鞠躬禮,若是此時有民眾在正門口將主神給擋住了,也是他們相當大的忌諱。
八家將基本的成員指的有甘、柳、范、謝等四爺,合稱為「四將」﹔春、夏、秋、冬四神合稱為「四季神」,合起來為八將。一般來說因為前後還會加上其他的將神等,所以以十三人成陣。其成員順序為(1)什役(2)文差(3)武差(4)甘爺(5)柳爺(6)謝爺(7)范爺(8)春神(9)夏神(10)秋神(11)冬神(12)文判(13)武判。發令的順序大致為: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范謝捉拿—甘柳刑罰—四神拷問—文判錄供—武判押犯。在出陣的時候,其裝扮大致是頭戴盔帽,身穿戲袍,一手持扇,一手持各式法器,臉上則是多彩的臉譜,不同的將神有不同的臉譜跟裝扮,都有嚴格的規定。在操演或表演前,家將們都需要先淨身化裝開面(畫臉譜),開面後就有很多禁忌,例如不能吃葷,不能交談說笑等。有些比較嚴格的將團,還會規定一週前開始吃素,不能近女色,還有關於菸酒檳榔的限制,另外平時在外行為也有嚴格的規範,例如不能打架鬧事,要有禮貌等,但是現在很多禁忌規範都已經鬆綁,甚至在彰化還有女生組成的家將團,很多傳統的紀律都已經喪失,或許也是大家認為八家將是一個沒有紀律規範的團體原因之一吧。
八家將在迎神儀式中表現的主要是擒拿犯罪,因此有攻擊圍捕等方式,行進時必走「虎步」(八字步),擺動雙臂及法器,圍捕的陣法一般來說有「踏四門」、「走七星」、「八卦陣」等。在他們操演的過程中,閒雜人等都不能從中穿越,而在過廟宇時,必須參拜,至廟門前行動作加三鞠躬禮,若是此時有民眾在正門口將主神給擋住了,也是他們相當大的忌諱。
「官將首」的起源
官將首相傳為新莊地藏庵(大眾廟)所發展出來的陣頭,現在流於北部一帶的廟會中。據老一輩出陣人士說:新莊地藏庵的官將首,曾受三重城隍廟清仔師父的指導,經由清仔師父的指導改良下,官將首的表演更具藝術性,由於清仔師父有「大戲」的底子,使官將首更具中國傳統戲曲的影子。增損二將軍是為青面增將軍與紅面損將軍的合稱,又稱官將首。
相傳兩將軍原為危害人間的魑魅,後來被地藏王菩薩的佛法所懾服,便成為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法,奉旨庇蔭民間。也就是說官將首最早是由兩個人所扮演的,後來由於美觀的一些因素,便將陣容增加人數增加到三人,到後演變成今日的五人、六人…..等。新莊的官將首有陰陽司官,虎頭鍘及引路童子一起出巡繞境,這也是特色之一。
出巡時,面畫臉譜(底色主要分為青、紅、藍),手持三叉戟、手銬、火籤、虎牌等刑具,身上會掛鹹光餅→ (平安餅),經由法師開光便出巡。
八家將與官將首的以動作化分:民間的八家將動作陰柔,但官將首的動作則是屬於陽剛,其實最簡單的分法,可以手上的道具及團的人數作區別,官將首以文差、武差、謝將軍、范將軍、甘爺、柳爺春夏秋冬四季神所組成的。
官將首最常見到是屬於一般性陣頭和接駕。新莊每年五月初一的新莊大拜拜除地藏庵官將首外亦聚集許多官將首的團隊,極具參觀價值。其實官將首由增損二將軍化三尊(主要是由增將軍分出:為一損二增),這都具有許多特殊原因和具說明性的:
( 1 ) 三人比二人較容易有陣形的變化
( 2 ) 二人長短兵器不同演起陣式來不易配合
不具協調性 其主要特性分三種:
( 1 ) 損將軍和其分身大多以對角方式變換陣形
( 2 ) 在面譜及兵器上都具相似和對映性
( 3 ) 面譜的顏色不同,不管面譜如何變化,服裝上仍保留為紅色
官將首和八家將不同的除了動作陽剛與陰柔的分別外,在步伐亦以「三敬三退」(三步三步)為基礎,其實官將首是沒有所謂的布伐,是傳統一貫的特色。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