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名叫朱震亨,元代(公元1281~1358年人)浙江金華義烏人。

因為他住的地方有條美麗的小溪,叫做「丹溪」,所以他晚年被稱為「丹溪翁」。

  • 心懷俠義,棄儒從醫

朱丹溪年幼時性格爽朗,崇尚俠氣。在鄉中,只要碰到不平的事,

比如說有強豪或者是官府欺壓百姓時,他就喜歡出頭,性格還比較火爆

。有個詞「必風怒電激」,就是對他的形容。

可以說,朱丹溪是個熱血青年。因為他每次領頭的事,都有理有據,

他也能說會道,所以反欺壓行動往往成功,朱丹溪自己也有點沉浸在這種狀態。

朱丹溪36歲時,聽說理學大師朱熹的第四代傳人許謙先生有真學問,將在浙江的八華山開班授課,

全國各地趕去求學的有好幾百人,朱丹溪也有點半追星似的跑去學習。

等他對人性、道德、天理理解得更深入之後,就開始慚愧:

「大丈夫所學,不是想著如何求真學問,卻只是崇尚俠氣,真是迷失啊」。

如此日有所悟,過了幾年,他的學業也漸成了。

朱丹溪本來是準備走仕途的,但參加了兩次鄉試,都未能上榜。



他認為自己盡過力了,得失皆有命,也就絕了仕途的念想。

他的老師許謙,本就不是熱衷名利的人。教授學生也懂得因材施教,因此學生都各有所得。

一次,老師許謙對他說:「我生病臥床很久了,如果不是精通醫學的人,是不可能治好我的。

你的聰明超乎常人,也許願意從事醫學這門技藝吧?」

聽了許謙的一番話,朱丹溪慷慨地說:「讀書人如果精通一門技藝,即使沒有做官,也跟做官一樣施了仁德。」

棄儒從醫的決心一下,性格爽朗的朱丹溪,就一把燒了跟科舉考試有關的書,專心致志地在醫學上下功夫了。



這便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想法。

而這時的朱丹溪,已經過了40歲了。

  • 藝成之後,以「倒倉法」為老師治病

如果要建立好自己的醫學框架,掌握好法度,必須得學習《素問》《難經》等經典吧!

但自己家鄉這一帶似乎缺少掌握好經典的人。

到他44歲的時候,朱丹溪打點行裝,外出到處遊學,希望能找到好的老師來教他,尋尋覓覓了好一段時間,也沒找到。

回到杭州後,他的一位好友知道了他這幾年的經歷後,大笑說,你不用費那麼大的功夫,附近就有醫學大師,

這個人就是同一郡的羅知悌先生,人稱

「太無先生」

他精通醫學,得到了金朝劉完素第二代傳人的真傳,又兼通張從正、李東垣兩家學說。

也就是說,朱丹溪之前的金元三大家,羅先生都通了。

但這位羅先生天性孤傲,更有點恃才傲物,不輕易收徒傳藝。朱丹溪去拜見了他多次,羅先生都不跟他見面。

這時侯,朱丹溪的性格就顯出來了。他天天杵立在羅家門口,風雨不避,持續了三個月,羅知悌終於見了他。

一番交談後,羅先生對朱丹溪很賞識,便收了他做徒弟。更把劉完素、李杲、張從正這三人的學問都傳了給朱丹溪,

並且說:「你要完全捨棄你原來自學的那些醫術,因為他們不是正道的東西。」

據說,這位羅先生還曾經對人說:「我一生所學,多虧有了這個徒弟,才不愁沒有傳人了。」

朱丹溪得到真傳後,拜別了老師,就回家鄉了。

當時他們家鄉的醫生,都推崇《和劑局方》。

通行的做法是,病人來看病,把病情記錄下來了,就去查和劑局方,看看哪一個像,就用哪個方。

也就是說,相當比例的醫生,實際上對中醫學是不太明白的,也就是按圖索驥罷了。

所以,他們聽了朱丹溪講的學醫心得後,都大表驚怪,對他既是嘲笑,又是排斥。

只有他的老師許謙很高興,還說:「我的病這回大概就要好了吧!」

許謙得的是半身不遂為主的病,多年治療,一直沒好。

朱丹溪就開始給他的老師治療。

一番診斷,他認為老師的病源在腸胃,淤血痰濁停於中焦,與脾胃土德不合(脾胃五行屬土)。

朱丹溪用什麼方法治療呢?這個方法叫做「倒倉法」。

「倒倉法」曾經在一部很熱的韓國劇《大長今》之中出現過,不過大長今的故事年代,比朱丹溪的年代要晚。

所謂倒倉法,「倉」是糧食倉庫的倉,人的糧食倉庫,自然是胃、腸;

「倒」就是傾倒,講白了,就是催吐、瀉下法。

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正是祛邪派張從正的路子。

但奇特的是,朱丹溪不用一般湧吐、瀉下的猛烈藥物來「倒倉」,

而是選用文火煮了很久的公黃牛的肉熬成的汁,讓患者空腹大量飲用。

為什麼用公黃牛的肉汁呢?我們看看朱丹溪的解釋,還蠻有趣的:

首先,痰瘀久了就積聚成了有形的東西,依附在腸胃裡。依附在這麼回環曲折的地方,就不是一般的丸散能搞得定的了。

於是想到用肉汁。因為肉汁可以滲透,無處不到,借助肉汁的潤滑,還可以推逐、蕩漾胃腸裡的陳垢宿穢,通過上吐下瀉排出體外。

那用肉汁,為什麼要用公黃牛肉的肉汁呢?

首先,「牛」在《易經》當中對應「坤土」。黃色,也是土的顏色。黃牛肉,就對應坤土脾胃,可以當作治療脾胃的藥。

那為什麼要用公牛呢?這裡也有講究,我們知道脾胃坤土要行通,怎麼行通呢?

《周易》有句話叫「天行健」,也就是天以行為健。

天屬於陽,為了對應,牛肉也要用公牛肉,才有屬陽的特性,才具有行通的能力。

所以,公黃牛肉汁在這裡有兩個作用,一是推陳致新,去垢除病;二是潤澤枯槁,扶虛補損。

我們會不會覺得這個方法有點匪夷所思呢?或者解釋起來不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習慣呢?但關鍵是看療效!

許先生用了朱丹溪的這個方法,多年的頑疾就好了,而且第二年還得了一個兒子。

許謙大了朱丹溪12歲,60多歲還能得子,厲害了。

在朱丹溪的病案記錄中,這種方法還不止用過一次。記載還有另外一個病人,也是病治好後的第二年,也得了一個兒子。

所以,對中醫的很多治法,我們不要想當然認為,這怎麼可能?

但各位聽友請注意,這個方子用起來是有很多注意事項還有禁忌的,所以不要自己亂試。

  • 自成一家,創制「越鞠丸」

朱丹溪治病的效果,讓原來那些嘲笑、排斥他的醫生們心服口服。不久,他的聲望就傳開來了。

朱丹溪並沒有自滿,而是進一步把劉完素、李杲與張從正三家的學說加以推論發展。

朱丹溪認為他們三家的學說,的確是高出前代醫生了。但他們的方法也不能死守,也還有不足。

於是他對三家學說棄其所短、用其所長,又用《易經》與《內經》的原理參驗它們

,然後撰寫了《相火論》《陽有餘而陰不足論》兩篇文章,來闡發他自己的觀點。

講得簡單一點,劉完素、張從正更擅長用寒涼的方式來清實熱,

朱丹溪更關注用滋陰的方法來清虛熱、虛火。所以,朱丹溪在金元三大家之外,就又成了一派——養陰派。

那麼他與金元三大家合在一起,就叫「金元四大家」。

好,什麼是實熱呢?比如急性起病,發熱,或者是出現一大堆臨時性的上火的表現,這是火有餘,是實熱。

這個時候就該用清熱藥,比如黃連、石膏、蘆根、竹葉、夏枯草、桑葉、菊花這一類。

什麼叫虛熱、虛火呢?

就是因為水不足,制約不住火,顯得火多了,所以滋陰就是類似於添加水來製約火。

滋陰常用什麼藥呢?我們相對熟悉的可能有沙參、百合、玉竹、枸杞子、桑葚子等。

不過,因為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還有生活習慣的改變,陰虛這類病,在現代比較少了。

但朱丹溪提出的另外一個對疾病的認識,更有現實意義。

學中醫的人都知道,肝的一個主要功能是主疏洩,就是要讓體內氣的運行保持流暢,其實第一次提出這個觀念的就是朱丹溪。

在《格致餘論》這本書裡面,朱丹溪認為:「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鬱是很多疾病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看我們現代人,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健康壓力等,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有鬱悶在。

朱丹溪更是將人身的鬱證分為六種,也就是氣鬱、血鬱、濕鬱、痰鬱、火鬱、食鬱。

其中,氣鬱最為關鍵。朱丹溪創立的「越鞠丸」,就是統治六鬱的。

  • 朱丹溪的經典醫案

要注意,朱丹溪雖然叫「養陰派」,但從他的見解就能看出,他的治療並不局限在養陰,而是對於各家的方論幾乎無所不通。

我們看他的醫案,用的方藥確實面廣,變化也多。

比如有一例,說一位周進士很怕冷,即使暑天也一定要用棉被蓋著頭。服了數百劑大熱的附子類的湯劑,還更重了。

朱丹溪診了他的脈,就告訴他說,你這是真熱假寒的病。

於是讓他服了辛涼的藥,吐了一升左右的痰,蓋在頭上的棉被因此減去了一半;

之後再用散體表、清裡熱的防風通聖散給他服用,病就好了。

周進士很高興。但朱丹溪說:

「你這個病雖然現在好了,但還得用清淡的食物來調理脾胃,保養精神。

否則,之前積存下來的附子毒性一發作,恐怕就不能治了。」

周當時可能不太以為然,沒有按照朱丹溪的囑咐來做,後來朱丹溪得知,周進士背部發了毒瘡,病死了。

其實,這個案例對一些人不分輕重、不分緩急濫用大劑量的附子、乾薑、肉桂的做法,也是一個很好的警示。

還有一例,說一名男子,小便不通,醫生用常規利尿的方藥來治療,反倒更重了。

朱丹溪診了他的脈,說:

「這是積痰之證,積的痰在肺裡。肺屬上焦,而膀胱屬於下焦,上焦閉塞時下焦也會不通,

譬如滴水的器具,必定要在上邊的孔打開之後、下邊孔裡的水才能流出。

朱丹溪就是按照這個原理,用了嘔吐法,病人嘔吐完後,病就好了。

因為嘔吐,氣有出路,氣一通水就通,小便自然就通了。

所以說,中醫很多病的治療,關鍵是在道理上面能不能想通,能想通,就好辦了。

朱丹溪的醫德還相當好,對來他家看病的患者,他真能做到不問貧富貴賤,普同一等。

各地來請他看病的人,朱丹溪也是不分寒暑,不分晝夜,不管路途多麼艱險,天氣多惡劣,

只要他抽得出身,都一定前往治病。

這裡,真可稱得上《大醫精誠》的那一段:「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

我們這裡說這幾句話很是容易,但設身處地想一想,做起來有多難。

想起金庸先生的一句話:「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朱丹溪青少年時代的俠義之心,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用在了行醫救民。

朱丹溪,丹溪翁,用他一生的醫學經歷,為我們展現出了什麼叫做「大醫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