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想活的話,乾脆去死吧。”
不小心看了一期韓國整容節目。
女孩因為肥胖的關系,非常不自信。
她幾乎不與別人交流,不與外界接觸,也沒什麼朋友。
唯一熱衷的事情就是:自拍。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她都用電腦 p 圖,
上傳朋友圈,等待別人點讚留言。
一次,媽媽看到後,氣得一把搶過手機,讓她滾回自己的房間。
“不想看到你,趕緊走!”
她對女兒大叫:“不要用電腦裡的那張臉生活。”
母親罵她時,她也只是低聲反駁:“不是你讓我出來吃飯的嗎?”
媽媽更加生氣。“要是人,起碼要聽話吧,繼續看著你,媽媽會死掉的”。
最後,媽媽情緒失控。
“乾脆去死吧,要是不想活的話,去死吧,去死,去死,去死吧。“
整個過程,女兒沈默,一言不發。
看完心痛。
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去改變自己的女兒吧。
她憤怒,“你就是長成這個樣子!你認了吧!”
所有人沒有看到,女孩需要用“假臉”生活的真正原因是:
她完全不能自我接納。
這樣的人, 相當於在精神上“死亡”了。
不能自我接納的根源恰恰在於,她一點都不自戀。
心理學上說的一般性自戀,不是指變態般地欣賞自己。
而是一種對自我的肯定和接納,即自愛。
基礎的自戀,是讓一個人活下去的基本動力。
一個人只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接納,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
精神分析大師科胡特更是認為,
“充分的自戀,是一個人至關重要的人生資源,需要滋養以確保它的成熟”。
當女孩實在接受不了自己的臉時,她只能用在社交平台上用假形象催眠自己:
“也許有一天我真的可以像自己 p 圖中那麼美。
有一天,或許我不再害怕跟人交往。有一天,我可以不再討厭我自己.....”
通過 PS,她在幻想裡找到一點,活著的意義。
因為一個完全不愛自己,對自己討厭到極點的人,最後的選擇只有自殺。
而且,有一天你會發現,一個人做的絕大部分努力:
瘋狂學習,拼命工作,健身,美容,學習....
都只是為了完成一個目的:
接納自己。
多喜歡自己一點。
少討厭自己一點。
到了今天,我們必須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
中國的孩子,很多都不能自我接納。
為什麼?
因為他們沒有建立健康的、足夠的自戀。
02什麼都教給孩子,就是沒有教會孩子自我接納。
有人說,那個女孩長得也不是很難看。
為什麼不拿p圖的時間減肥健身美容化妝,改造自己?
是的,按理說,她應該很想改變。
這個問題同樣困擾很多人:
我也想改變我自己,但我就是難以行動。
其實,改變不僅需要足夠的內驅力,還要有健康的自戀。
沒有健康自戀的人,內心往往有強大的無力感:
我努力就有用嗎?算了吧,到死都趕不上別人。
反正你們都這麼看我,我幹脆什麼都不做了吧。我幹嘛要為人生負責呢。就這樣活著吧。
這種無力感深深盤踞於心,
形成一種心理定式 ——我堅信,我就是我改變不了自己。
這種心理定式,來源於最初的教育。
從小到大,父母關注你的衣食住行考試成績,學校教育裡包含德智體美,樣樣俱全。
什麼教育都有,就是沒有教會孩子最重要的:自我接納。
更可怕的是,一個沒有建立健康自戀的人,即使以後通過努力改變了自己,還是走不出自卑的陰影。
一個女孩初中時胖胖的,帶著高度近視鏡,小眼睛短頭發。
因為自卑,她的青春期一片灰暗。
“從幼兒園到高中,從來沒有一個男孩子喜歡過我。”
長大後,她換了隱形眼鏡,減掉20斤肥肉,割了雙眼皮。
終於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女神。
很多人開始追求她,但她卻始終沒辦法愛上他們。
“我拒絕過很多條件好的男人。”她找的男朋友都是遠遠不如自己的男生。
她說,不管自己現在多美,“內心永遠是那個自卑的眼鏡胖妹”。
沒有健康的自戀,就永遠無法自我接納。
她只有不斷的向外尋求存在感。
證明自己有人愛,來彌補內心的匱乏。
03健康的自戀來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精神分析大師科胡特認為,
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
一個無法自我接納的父母,很難教出自我接納的孩子。
當父母的自戀發生問題,孩子的自戀必定也會發生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給與孩子的是有條件的愛。
明顯好看聽話成績好我的孩子就得到的愛多很多。
小時候是:
你聽話,我就喜歡你。你好看,我就喜歡你。
你成績好,給我爭光,我就喜歡你。
長大後是:
你早點結婚,我就喜歡你。你去當公務員,我就喜歡你。
你在我身邊陪我,我就喜歡你。每個人都有人格陰影。父母也是。
一個不能接受自己缺陷的父母,大多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缺陷。
他們會把自己的人格陰影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不能接納自己的軟弱,就不能接納孩子做不好任何一件小事情。
你不能接納自己不受歡迎,就不能接納孩子內向不善交友。
你不能接納自己的失敗,就不能接納孩子一次成績不理想丟了你的面子。
有人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早高峰坐地鐵,車廂裡人特別多。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站在靠近門口的位置。
快到站時,有個人問孩子,下車嗎?
孩子沒說話,後面的人就擠到前面去了。
這時媽媽在旁邊急了,大聲數落自己的兒子:
你怎麼這麼窩囊,我們明明也下車,你怎麼不說,真是窩囊!
現在被人擠到後面來了,以後你可怎麼辦?
媽媽不停的說,孩子的頭,低的不能再低。
父母認為孩子輸不起,實則是他們自己輸不起。
如果一個人長期浸泡於這樣有條件的、
扭曲的愛裡,他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 :
一是極端自卑,一是極度自戀。
這樣的教育之下,孩子永遠不會建立健康的自戀,無法自我接納。
而沒有健康自戀的孩子,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少之又少。
可怕的是,這種陰影模式代際傳遞,重覆了一代又一代。
還在繼續傳遞到下一代。
請你想一想,當你無法接納自己的時候,你有多難受。
就能知道,當孩子無法接納自己的時候,他有多難受。
04至少要有一個人,對你無條件接納
一個人要如何打破這樣的模式,真正的自我接納?
必須通過他人,重新建立健康的自戀。
最關鍵的一步:打破。
打破“我無力改變自己”的心理定式。
首先,生命中,至少找到一個人,對你無條件接納。
心理學家馬斯洛這樣定義自我接納:
“自發、坦率、真實,真實地對待自己的感情,並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不掩飾自己,自然而單純地表現自己”。
你必須在一個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我,真誠的袒露你無法接納自己的原因。
很幸運,我遇到了這樣的人 —— 我的心理咨詢師。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抗拒和不信任後,
有一天我終於決定打破這樣的思維定式,坦承自己無法接納的一切:
我曾因外表自卑,而放棄很多珍貴的機會。
我曾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想法,而變得對社交恐懼。
我也曾因為抑鬱,而與夢想擦肩而過。
那段至暗的時光,差點摧毀我。
神奇的是,當你說出這些時,你會發現,你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全新的你。
你重新獲得了面對生命的勇氣。
你在一步一步建立,你所需要的,健康的自戀。
你開始,一點點,愛上自己。
那些我曾經無法接納的,差點摧毀我的缺點和過往,現在都不再困擾我。
當我開始接納,內心自動產生動力去改變。
我開始鍛煉身體。開始主動爭取工作機會。
閱讀大量書籍,各處旅行,結交特別的人。
後來,當我自己決定成為心理咨詢師時,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覺得一個有缺陷的人,能成為優秀的心理咨詢師嗎?
“正是因為你能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自我接納,意味著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在認清自己潛力的基礎上,追求可行性高的目標,而不是因為離目標很遠徹底放棄努力。
《被討厭的勇氣》裡如此描述:
自我接納不是對得了六十分的自己說
“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一百分”。
而是在誠實的接受六十分的基礎上,
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一百分”。
當你開始接納自己時,你會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你甚至會覺得,那些曾經加諸在你身上的負面評價,其實很可笑。
就像參加《創造101 》選秀的王菊在自己快被淘汰時,質疑評委:
“我覺得我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有人說我這樣的人不適合做女團,
可是做女團的標準是什麼?在我這裡,標準和包袱都已經被我吃掉了。”
05當你接納了自己是誰,反而可以做出改變
有人說,接納自己是一劑空洞的時代毒雞湯。
它意味著,一個人不需要再努力去改變。
事實正好相反。
接納本身,是一種巨大的能量。
作為一代人本心理學大師,羅傑斯在經歷了無數心理咨詢案例,
研究了一生自我接納的問題後提出一個“可怕”的悖論:
奇怪的是,當我接受了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以後,我可以做出改變。
接受你現在的樣子,不會讓你止步不前,而是讓你更有力量去改變。
你越不能自我接納,就越沒有動力改變。
反過來,你越無法改變,就越不能自我接納。
這是一個死循環。
羅傑斯堅信:當人有了自我接納,就會趨向“自我實現”。
我們看到的那些沒有動力改變的人,沒有動力去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人,
所謂頹廢的、自卑的、一無是處的人....
無非是沒有接納自己而已。
幾年前,有一個 20 歲的男孩對我說,你覺得我這樣的人,有未來嗎?
那時他拿著每個月 一萬五的工資,背負著家裡沈重的債務,剛剛跟女朋友分手。
他非常帥氣,卻因原生家庭極度自卑。
他努力工作,卻覺得自己是人群裡那個,最無能的那個人。
也許在成長的 20 年裡,沒有一個人真正的接納他。
我們都需要一個開始 。 打破這種死循環。
我告訴他,我的眼裡,你十分耀眼。堅強,孝順,帥氣,努力.....
命運沒有給你最好的,但你可以給你自己。
自我接納,意味著,我們將真實面對自己的一切不完美。
不完美的外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不夠好的能力,
不完美的伴侶,曾經美好但最終破滅的感情......
這的確很難。我也花了很長時間去接受真實的自己。
但我也發現,接納是讓我發生改變的最大動力。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卑的一面。
自卑的人不一定要變得自信才可以。
自卑的人也可以自我接納。接納自己的自卑就好。
一個人一生的終極任務,就是自我接納。
接納自己程度越高的人,就越容易幸福和成功。
我希望所有教育者,都能意識到,
我們需要身體力行,接納自己,如此才能接納一個孩子。
我希望每個無法自我接納的人,
可以開始尋找打破“我無力改變自己”的心理定式。
這種悲慘的模式,需要在我們這一代身上終結。
對了。
那個因討厭自己肥胖而整天沈迷 ps 的女孩,沒有接受任何整容手術。
在很多人的鼓勵下,她參加了節目的減肥訓練
,咬牙堅持減掉 32 斤後,開始了新的人生。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