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自稱吸收盡中國文化精華,但有一樣東西,古代日本人學不來
日本人一貫承認「中國是日本文化的祖國」,認為中國文化在兩國歷史交流中已從各個方面滲透到日本文化中了。
但日本人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同時,也一直保持著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藝術創作以及民族意識,偏執地生活著。
比如說,日本文化裡帶有一種血腥的殘酷性,仿佛與生俱來,又也許……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
想想看,日本也就那麼一個小島,生活著那麼多人,土地不夠分,其它資源更少得可憐,怎麼辦?只能是競爭,強肉弱食,事事必爭。
這種殘酷的生存競爭意識決定了日本人在生產水平低下、食物匱乏的時代不可能奉行中國儒家的孝道。
古代日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盛行這樣的做法:年邁老人喪失了勞動力,留著只會白白消耗糧食,為了節省糧食,就必須狠心地將他們拋棄。
而讓人感到難以置信的是,親手將老人拋棄的,就是老人的兒子、或者孫子。
日本大作家深澤七郎寫的小說《楢山節考》,就是專門揭露這一冷酷無情的惡俗的:故事發生在日本古代信州寒村,該村和日本許多地方一樣,老人到了70歲的年紀,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嶺自生自滅。
《楢山節考》曾兩度拍攝成電影,其中1958年版由木下惠介導演,女主角為田中絹代;1983年版由今村昌平導演,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1983年版《楢山節考》能獲「金棕櫚獎」,是把該惡俗的背景重點突出在災荒之年,引出和放大了關於保全和延續民族的沉重話題。即在災荒來臨時,如果年輕人餓死了,那麼老人也活不了,最終全部得玩完。選擇餓死老人,就能保存最大的勞動力資源,從而讓家族繼續延續下去。影片用充滿悲情的手法展示,當大饑荒來臨,還沒到70歲的阿玲婆為了讓孫子多一口飯吃,忍痛拿起石頭敲掉自己的牙齒,目的是讓自己看起來蒼老一些,然後命令兒子背自己到楢山等死。而當畫面中出現兒子一路哭泣地把母親背上荒山拋棄時,極大地震撼住觀眾的心靈,藝術上獲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即便如此,這樣的情節在儒家思想濃重的中國也是不被原諒的。
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豈不是禽獸不如?
那麼,如果把《楢山節考》的殘酷背景設置在中國,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艱難選擇來拷問中國人的人性,則中國人會作出什麼樣的表現呢?
毫無疑問,中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先保住老人。
中國「二十四孝」的故事裡就流傳有郭巨埋兒的血腥傳說。
晉代隆慮人郭巨奉母至孝,因家境貧窮,無錢買米,為了不讓老母親受餓,他決定要將自己兒子活埋,流著淚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當然,和日本人拋棄老人的做法一樣,親手活埋自己兒子的做法也應該遭到譴責。
但親手活埋兒子現象只是中國歷史長河裡很罕見的惡例,不像日本人把拋棄老人的做法當作常態。
總之,中國文化悠久,崇尚倫理,最重視孝道,講究百善孝為先。
家庭遇上困難,講究的是休戚與共,共渡難關。真的面臨到生死考驗,也是賣兒賣女,甚至易子相食,老人卻是萬萬不能拋棄的。
中國人重在付出,重在報恩。
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生存,可不就是父母的付出和功勞?
為了報恩,孔子會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在農耕社會,父母年邁體弱,無力耕種,又沒有社會福利制度的保障,子女遠離,父母就難以維生,何能忍心?!
《禮記》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即使是長輩已經離世,也侍奉他們如同侍奉在世時一樣。
中國古代,每有雷雨天出現,孝子們就會擔心雷鳴驚嚇到九泉之下的母親,往往會跑到母親墳墓相陪。
至於在母親墓旁建廬長年住守陪伴的孝子,更是史不絕書。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