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愷和黃雅瓊,兩人都是隊里公認的好脾氣,不會發火,有求必應。不僅對身邊的教練、隊友、工作人員好脾氣,就連最容易產生磕磕碰碰、小摩擦的雙打搭檔,他們兩人之間也沒有發生過哪怕一次爭執。雖說搭檔之間的關係是融洽了,但缺少摩擦似乎就容易缺少前進的催化劑,為此,教練曾經特別無奈地對他們說:「我特別希望你倆能因為比賽或者訓練的事情吵一架,吵得越凶越好!」只可惜,到現在為止,兩人都沒吵過架。
對於雙打搭檔來說,兩種不同思維的碰撞,往往能迸發出新的想法,推動組合向新的高度邁進,所以歷史上著名的組合之間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摩擦。可是,從2013年搭檔至今,魯愷和黃雅瓊卻一直保持著與「傳統」相悖的相安無事。
偶然促成的搭檔
魯愷出生於1991年,黃雅瓊出生於1994年,在講究年齡分組的青年賽場,兩人完全沒有交集。即使都進了國家隊,魯愷「資歷」稍老,加上分屬男雙和女雙組,在搭檔混雙之前,兩人對對方几乎沒有任何印象可言。
2013年全運會,代表遼寧出戰的魯愷和師姐于洋搭檔,收穫了遼寧歷史上第一枚全運會混雙金牌。對於中國這個拿全國冠軍的難度不亞於拿世界冠軍的羽毛球強國來說,這樣的成績可謂耀眼,黃雅瓊對魯愷的第一印象就這樣產生了:「好厲害啊!」
隨後,兩人各自努力著,低調、認真,憑藉自己的天賦和汗水進入到了國家隊。告別了地方隊,不僅是告別了一個熟悉的環境,對於雙打運動員來說,很多時候還意味著更換新的搭檔。
進入國家隊初期,由於國家隊教練對新隊員的能力、打法特點等還不是特別熟悉,配對之間都以考察為主,搭檔變換、調整很頻繁,當時在隊中還算新人的魯愷和黃雅瓊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說實話,這一階段很難熬,對於雙打來說,沒有固定的搭檔,就無法形成固定的、適合自己的戰術套路,就很難持續性地進步。能上國家隊的都是各地方隊拔尖的隊員,誰都想在初入國家隊時有所突破,正是因為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這個年齡段的隊員很容易迷失。
好在魯愷和黃雅瓊「不夠積極」,他們的好脾氣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執行教練的指示,完成自己的訓練。2013年年末,中國隊準備出征澳門公開賽,那時候,魯愷的主項是男雙,黃雅瓊主要進行女雙訓練,混雙上兩人都沒有固定搭檔。那次比賽前,當教練組把固定搭檔都報名之後,還有一個名額,於是就把「落單」的魯愷和黃雅瓊組成了一對臨時組合,前去參賽。
艱苦的突破之路
帶著點「無意為之」的味道,魯愷和黃雅瓊開始向國際一流混雙組合前進。雙打組合剛搭檔的時候自然有一個「蜜月期」,而兩人天生的好脾氣再加上習慣為別人著想的性格,讓這個「蜜月期」過得很自然。黃雅瓊還記得,從搭檔混雙開始,魯愷就很關心她,遇到她身體不舒服或者有傷病的時候,魯愷都會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帶飯什麼的。這樣的事情很小,但是對於搭檔來說,很重要。
就算訓練和比賽中實在對對方有意見,發火了,兩人的反應也最多算是平靜湖面泛起一絲小漣漪。魯愷記得,兩人「吵」得最凶的一次是在一堂40分鐘左右的訓練課中「零交流」,但訓練結束後馬上又有說有笑了;在黃雅瓊的印象中,兩人矛盾最激化的是在一次比賽失利後魯愷一句話的語氣稍微重了一點點,但僅僅是一句話。
由於兩人起爭執的次數幾乎約等於零,所以上述兩次矛盾「頂峰」出現的具體時間兩人都忘了。因為脾氣太好,這也讓他們缺少了那些喜歡針鋒相對的組合的殺氣,因此,教練才會特別無奈地說:「我特別希望你倆能因為比賽或者訓練的事情吵一架,吵得越凶越好!」
魯愷和黃雅瓊沒法改變自己的性格,雖然對於遲遲不能突破心裡都很著急,但依然秉承著「嚴於律己,寬以待搭檔」的風格。
多次未能突破,兩個人也逐漸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很多次比賽,都是在領先、有機會取勝的時候莫名其妙地輸了,仔細想想,還是自己做得不夠細膩、不夠紮實,總在關鍵時刻犯錯誤。想要突破,就必須讓自己更穩定、更全面、更紮實,同時要讓自己的這個組合更有「殺手鐧」!
為了讓黃雅瓊能更好地在前場發揮速度快的優勢,魯愷不斷提升自己後場控制的範圍和能力;為了發揮魯愷個子高、殺球威脅大的特點,黃雅瓊一次次逼著自己把網前的壓迫性增強。兩人用增強自己的方式,來繼續互相包容的融洽關係。
努力終將得到回報,雖然沒有一飛沖天的經驗,但魯愷和黃雅瓊還是用自己的汗水和包容獲得了突破。2016年印度公開賽,他們拿到了首個超級賽混雙冠軍。兩個月後的澳大利亞,他們再收一枚超級賽金牌。更為重要的是,在2016年的日本公開賽上,他們突破了尼爾森/彼得森。
平靜中的爆發
結束了2016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的魯愷和黃雅瓊回到國內,準備迎接接下來的羽超聯賽。結果,聯賽剛開始,一張「右肩三角肌撕裂」的診斷書讓魯愷無法參加比賽,回到南寧休養了一個月。雖然在季後賽他回到了俱樂部,但是長時間沒有系統訓練,無論是體能還是技戰術水平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