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西出土的一座古墓中,再次發現古代的青銅火鍋,一再證實中國人很早就已經開始「打邊爐」。
網上圖片
這座西漢古墓距今2000多年,保存完好。據稱墓主可能是西漢中晚期海昏侯國的封侯,墓中出土過萬件珍貴文物,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一個「青銅火鍋」。

古墓中發現的青銅火鍋(網上圖片)
雖然「打邊爐」看似非常現代的美食,但其實早在周朝,人們就已經有「打邊爐」這個概念,當時的火鍋用具正是青銅鼎。到了戰國時代還有一種叫「溫爐」的器具,分上下兩層,上層放食物或酒,下層放木炭燒。2010年在陝西西安出土的戰國秦墓中,考古學家發現青銅鼎下發現狗骨化石,猜測當時會吃「狗肉鍋」。

戰國溫爐(網上圖片)
據記載,東漢的「錐鬥」外形已經與現代的火鍋相近,當時被用來加熱食物。《後魏書》中亦記錄過一種類似火鍋的器皿,「鑄銅為器,大口寬腹,名曰銅。既薄且輕,易於熟食。」今次漢代出土的火鍋形器皿,為古人有「打邊爐」的習慣提供實質佐證。

漢代龍柄錐鬥(網上圖片)
現時非常受歡迎的「鴛鴦火鍋」湯底都可能有古代版本。鴛鴦火鍋分隔湯底,品嚐不同滋味,據稱西漢江都王劉非最鐘意食這種火鍋。他的墓中出土過一個「分格鼎」,而且鼎旁還有懷疑是放置佐料的「染器」和「染爐」。分格鼎,實在與現代鴛鴦火鍋的設計無異。

漢代分格鼎(網上圖片)

染爐(網上圖片)
除了「青銅火鍋」,今次在江西西漢古墓中,還有出土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包括印有清晰漢隸字的竹簡、漢代的樂車和伎樂俑、一整套編鐘樂器等,當中有200萬枚五銖銅錢,數量相當龐大驚人。

網上圖片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