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夫妻在沒生寶寶之前,對於將來的寶寶是男孩還是生女孩,都有所期待。

有人說男孩“建設銀行”,女孩是“招商銀行”。

大部分寶媽還是心寬,

認為“建設銀行”還是“招商銀行”都是“銀行”養起來都是一樣的。

但是,等生完之後不出三年,很多寶媽就知道了生男生女真的不太一樣,

那麼生男和生女到底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寶媽們現身說法

網友@***520:

第二個兒子出生以後,換車計劃就擱淺了,

開始計劃買二套房和翻建老房,平時吃穿用度突然就收緊了,

一切為了倆孩子,真的壓力山大。

看看身邊老一輩的人,個人覺得還是倆兒子比倆女兒好,

主導社會的畢竟還是男人,養兒子雖然投入更大收益也更大!總的來說還是男孩子好。

網友@***宣:生女兒的要看親家臉色,任何生日喜宴禮金不能少給,

給自己女兒撐臉面不然被男方瞧不起會受委屈。

生男孩子可能累點但有底氣,比女方佔主動權。

網友@***勝利:我家就是女孩,吃的比小子少,乖,不闖禍,學習好,

還是我的小棉襖,平時陪我逛街,結婚又給我帶回半個兒子孝順我。

不像親戚家的小子,還得存錢娶媳婦,小時候淘氣光是賠錢就花家裡不少錢。

網友@***貝:現在都是什麼社會了,婦女解放都快一個世紀了,

給女孩們抬轎子、撐裙擺的都是所謂的“主導世界的性別”。

而且現在的男孩子越來越娘,一點氣概都沒有,還不如直接生個女孩看著舒服呢。



養兒養女都有哪些不同

養女孩的家庭

在傳統觀念重的家庭之中,可能會覺得家裡如果沒有一個接戶口本的就斷了香火,

有些家庭則是覺得在女兒出嫁後,只需車作為嫁妝就差不多可以了,

沒必要在意那麼多,總比婆家被兒媳的娘家逼著要巨額彩禮好得多。

這裡並不是說,兒子就浪費錢,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延續著相同的血脈,生兒女沒有什麼不好,

孩子成年後作為父母的會有種將兒女養大的成就感,

尤其是生女兒的家庭,女兒天生比較感性,

長大後,做父母的老了,身體大不如從前,

女兒的關心和床前床後的陪伴,會讓老人倍感溫暖和欣慰。

那兒子就不如“小棉襖”貼心了,兒子是家庭的“頂樑柱”,

尤其是成家之後,他的責任更傾向於對妻子孩子的養家糊口,

一面工作,一面又照顧自己的家庭,很難抽出時間陪伴父母。

可以說在照顧老人方面,男孩不如女孩心細,

在孩子沒長大的時候其實看不出什麼,等孩子長大成人後,

做家長的就會發現,生女兒比生兒子經濟實用點,

而且優秀的女性也是越來越多,誰說女子不如男。

都說生男生女都一樣,不用等三十年,不出三年差別立現



養男孩的家庭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姓氏能有一個男子漢繼承,

對全家人乃至一個家族來說都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

畢竟在傳統觀念裡,男丁象徵的是血緣的傳承。

家裡有男孩子,可以說給家裡多了一個護盾,一個保護。

女兒好比一盆漂亮的花,被娘家呵護、培養,之後被男孩捧回家。

兒孫在膝下承歡,生病了又多了半個女兒盡孝。真的很幸福。

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子的話,有些家庭就會面對二胎這個問題的時候,考慮是否再要。

第一胎是女孩子,傳統家庭在要二胎的時候會積極一些。

生了二胎,很多家庭不得不考慮孩子長大後的問題。

家裡如果全是男孩子,除了之前的撫養教育,

還要考慮到孩子長大以後,一邊長大,一邊要為他將來娶妻生子存錢。

生兩個男孩的壓力其實很大,意味著除了小時候的吃穿用度教育要雙份的外,

娶媳婦買房子也得拿出雙份的來,無形中為做父母的製造了雙重壓力。

一般經濟條件的家庭,在第二個男孩子出生後,經濟就會大不如前,

過日子得累著褲腰帶,可謂“一朝回到解放前”。

甚至有的家庭變得不堪重負,媽媽到了養老的年紀還要幫著兒子還房貸,

為了子女的幸福,作為父母的真的犧牲很大,

有的家庭甘願背上債務的黑鍋也在所不惜。



其實家長在養兒子和養女兒的過程中,教育觀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讓若家庭條件允許,生男孩和生女孩都是一樣的,

就看做父母的是怎麼想的,現在做父母的普遍都是付出多一些,

生了孩子就把自己最好的奉獻出來,孩子有了孩子,

做了爺爺奶奶,還要繼續奉獻,就怕今後兒孫的埋怨。

而就現代人的生育來講,不單單是要或是不要這麼簡單。

一方面是內在因素,由夫妻雙方的生育能力決定,

現代很多人晚婚晚育,生孩子都很冒險,何況是二胎?

另一方面就是外在條件,經濟條件決定生養兒女的而定,

因為生了就要負責,給予最好的物質教育條件,

孩子的成長就像是小樹苗,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修枝,

這棵“小樹苗”健康快樂的成長,無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都有優秀的權力,

而孩子們的優秀,與父母早期的教育分不開的。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其實一樣重要。

做足準備,搞好教育,為孩子們將來未知的結果打好基石,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