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剛剛畢業的時候,如果不是受到刺激或者用預見的眼光看自己,通常不會有強烈意願在空閒時間提升自己。
即便有一些計劃,也大都停留在計劃層面,很難落地,反正還年輕,以後再做也來得及......
其實,晚上這段時間是自我提升的黃金時間,而很多人沒有加以利用的原因有幾個:
找了個特別苦逼的工作(如果有利於自己增值還好,如果沒有,真的是掉坑裡)
破解方法:就是立刻想辦法遠離沒有價值的苦逼工作。
雖然工作不忙,有空閒時間,但是網絡誘惑太多,無法長期專注地投入自我提高的計劃里
破解方法:逐漸減少刷手機,玩遊戲時間,一步一步調整自己的時間分配。
家裡條件不錯,工作收入不高不低,沒有動力主動開展自我提高
破解方法:無。自我提升需要內驅動力推動,你自己沒有意願,那誰也沒法辦法。
畢業幾年後,大家都到了30歲左右,差距就會很明顯了......
有些人已經創業實現財富自由,有些人在企業已經做到中高層,年薪幾十萬。還有些人依然拿著幾千塊工資, 猛抬頭,一身冷汗,於是開始行動。
那麼,除去工作時間,下班後的黃金時間應該干點啥?
1.深度社交
人脈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目前我的老鐵們,也就是能一起搞事情的小夥伴都是30歲以前積累起來的。有事情不用多說,打個招呼就行。
找一些比自己厲害的人或者互補的人——深度社交。
如果你能結交到某一句話,某個思路都能讓你思考一個月的那種牛人——完美。
如果自己的水平還不夠接觸和連結到這樣的朋友。那麼提升自己,給自己多貼標籤,讓你成為別人需要的人,這樣就產生了初步連結,混個臉熟,慢慢通過價值觀和品格的沉澱成為朋友。
未來的職場,人脈是硬通貨,人脈是職場黑馬。
有時間刷手機,為眼球經濟做貢獻,不如開展深度社交,見面永遠比網絡聯繫來的更直接、有效。
2.提高英語
蔡康永說: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我承認這碗雞湯好喝有道理。但是,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前公司的下屬小亞,很聰明的姑娘,做事情非常認真,幾萬條數據都不會出錯,是我見過最最認真負責的HR,工作十幾年了,職位和薪酬始終沒有跟上一步,原因就是英語不行。
我和小亞說,「你真的很棒,就是卡在英語上了。沒想過提高嗎?」
她說,「我等全球使用中文,我就牛逼了,其實我嘗試過好幾次,好好學英語,後來都沒成,現在也就這樣了。」
我覺得,學英語這件事情就是還不是她的痛點,或者每次學習的時候,她並沒有意識到你年輕的時候每天花費幾個小時,未來的收益價值幾十萬,甚至幾百萬。
有些事情就是積累和堅持才能獲得,比如學英語,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進步,只要在路上,方向正確,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3.留白/閱讀/思考
我發現年輕人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最近接觸的幾個30歲的小夥伴,思考和格局已經接近40歲非常成熟的人。而有些人到了30,TA一開口你就知道,近10年基本白活。
給自己一些思考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回顧一天的收穫和不足。
有哪些部分是可以改進的?有哪些部分是自己覺得特別棒的?及時給自己點贊。
最近大師們都在提倡冥想,我想這個和我的留白/思考差不多吧。
如果有什麼事情是我比較後悔的,可能就是記錄,因為我過去不是一個愛記錄的人,但我每天都會思考當天的收穫和不足,及時修正。
今天,你還年輕,記錄是寫作的開始,可以把自己的思考/日記進行記錄,隨著時間的沉澱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4. 擁有骨灰級愛好
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現在,結合現在比較火的《全新思維》這本書里談的未來必勝的六種能力——設計感、講故事、整合、共情、玩樂、意義感。
即:
特有品位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