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前後
來源於公眾號:咫園日課
創作丨徐昊 文、攝丨知守小主
這棵黑松,上盆養胚已有二年,現枝繁葉茂,又當春暖花開,正是製作造型之良時也。
松樹上一般都有比較多殺樁後留下的樁節,所以毛坯的製作,就先從雕刻樁節開始。雕刻的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還原自然死亡的枝條風化後殘留的形狀,加以少量的藝術誇張。
既然是還原自然,那麼首先應該做的是瞭解松樹的自然屬性。松樹會在死亡的枝條處堆積養料,形成凸起的養料堆積層,所以松樹的樁節雕刻要保留這個堆積層(如上圖紅色虛線內這一圈)。
雕刻要「順其自然」,就是說要順著纖維絲原始的生長方向雕刻,也要順著樹勢的走向雕刻。當然,就如同逆回枝一樣,合理的利用舍利的逆向製作,也能達到造型的藝術目的。
並不是所有的樁節都要做成舍利的,在不需要舍利的位置,應當把樁節做成「馬眼」。去掉長出的部分。
枯枝與樹皮相連的部分小心地用鑿子掏空,不要傷到樹皮。
用鉤刀小心仔細地修飾邊線,不要劃傷樹皮。
還需一段時間的風化,就能達到很自然的效果了。
師父大大在和新來的學生講解這個樁節應該怎麼做。
先大致地雕刻出一個輪廓。
完善細節。
又一個樁節完成啦,下面就由新來的同學練習一下吧。
額,同學,我給你59分好吧。
還是師父大大繼續示範吧。鋸掉多餘、過長的樁節,以免舍利過多,喧賓奪主。
樹自身的纖維紋路就已經告訴了我們應該怎麼雕刻。
前端太過肥大,給他減減肥。(可惜小主身上的肉不能用鋸子鋸誒)
可以用鉤刀改變紋路的深淺變化,不是呆板的一個平面。
修飾邊線和不完善的地方。
合理利用樹幹纖維原有的扭曲,順勢而為,再加以人為的深淺變化,就能達到讓舍利「活」過來的動態感觀。
這是新同學練習做的樁節,我們可以看到在走勢上發生了錯誤,樁節的走勢應順應樹勢。(如小主黑線標注這樣)
師父大大改做。首先改變外圈弧度,扭轉方向。
樁節內部模仿自然風化的樣子加以雕琢。
雨打風吹去,自然會是最好的造型師。
舍利要有「瘦」的感覺。
這是樹幹最上面的「殺頭」部分。
這個部分根據實際情況,只要順著幹勢稍加修飾即可,儘量保持得圓滿一些,以便頂枝長粗後過度自然。
一些零散小樁節的雕刻。
拔去老針。新老針之間有明顯的界限,且新針的顏色更嫩。
這棵黑松的枝條粗度已經可以了,所以可以剪去中間的長髮頭,利於樹枝線條的塑造。
滿樹的松樹花蕾,新芽生長後會脫節,可以連芽全部摘掉,讓側芽重新萌發。注意:如果摘花,除了太過細小的芽頭,應全樹同步摘完,使得新發芽整齊;太過細小的芽頭不要摘,有可能不能再萌發。
這裏紅色箭頭標注處有個繞鋁線的小問題:粗鋁線繞到頭時應留長一點,壓住枝條。如上圖這樣如需要在此處向下彎曲,會很不容易。
我就問,是不是很帥?!!!
枝條的擺布應當注重線條的美感:合理自然的彎曲運用;從每個大枝片到小枝片的主次關係清晰;小枝片與小枝片,小枝片與大枝片,大枝片與大枝片之間層次感分明;枝條與整體樹勢走向的統一協調;枝條與枝條之間相互協調,同時運用枝條的穿插破除平行等等等等。
【作者簡介】知守小主,盆景學徒一枚。自2010年開始學藝,師從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徐昊先生。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