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到支持,我們表示反對 _-,

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到支持,我們表示反對
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到支持,我們表示反對張德筆筆哥22最近,一位崔姓父親帶著13歲兒子從鄭州飛珠海,在候機過程中,航空公司人員覺得孩子「行為怪異」,上 ...


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到支持,我們表示反對

張德筆

筆哥

22

最近,一位崔姓父親帶著13歲兒子從鄭州飛珠海,在候機過程中,航空公司人員覺得孩子「行為怪異」,上前詢問,崔先生主動告知孩子有自閉症。航空公司於是拒絕他們登機。航空公司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支持。但是這一次,我們必須站在網友的對立面。

1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不到法律支持。2國人支持航空公司,是因為強烈的安全偏好。更暴露了很多人「只愛抽象的人類,不愛具體的人」。

此案暴露出航空公司諸多問題

拒絕自閉症患者登機,聞所未聞,開了航空公司的先河。

之所以被拒絕,航空公司的說法是「行為異常」,具體表現是:崔先生的孩子「來回走動」、「大聲說話」。在聽到自閉症這三個字後,航空公司拒絕他們登機。

需要澄清的是,「來回走動」、「大聲說話」並未發生在飛機上,而是在機場內。在機場內,難道不可以「來回走動」嗎?難道「大聲說話」就代表有攻擊人的傾向嗎?航空公司聲稱,拒絕登機的理由是「行為異常」,但更可能是因為得知孩子有自閉症後,看待這對父子的眼光發生了變化。

自閉症是一種發育障礙,其最主要的表現是孩子不能和人正常溝通,往往也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在極端情況下,確實有自殘或攻擊他人的行為,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而且可控。在一篇研究中度自閉症青少年自己出行的論文中,作者發現他們可以通過練習來逐漸掌握技能,表現穩定。

最關鍵的是,這位自閉症少年,是有監護人陪同的,這也不是他們第一次乘坐飛機。那麼,航空公司拒絕他們登機有依據嗎?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三十四條,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況可能危及自身或影響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運人不予承運。

這條規則非常籠統,沒有細化到具體病種,也沒有對安全影響提供操作性強的等級標準,這就使得同類病人或同一乘客可能受到不同對待。而且,這條法規到現在為止,已經執行20年(1996年實施),沒有進一步修訂,各種行業規定也沒有制定具體標準。著名航空律師張起淮認為,這起案例暴露出航空部門立法滯後、執行歧義、爭議後無人處理三大問題。

遺憾的是,基於強烈安全偏好,多數人支持航空公司

在這則新聞的跟帖中,絕大多數網友都支持航空公司的做法,認為這是為其他乘客負責。

只要舉著「航空安全」的大旗,航空公司往往戰無不勝,深得民心。所有人都抱著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心理。這樣的態度在以往早有體現。

今日話題曾做過一期《中國民航,還能不能不晚點了》的專題,讀者反饋中有一個頗讓人意外的發現:很多國人認為,只要為了安全,怎麼晚點也是可以理解的;今日話題還做過另一期專題《「飛行模式」何時不再徒有虛名》,明確指出在飛行過程中,打開飛行模式就夠了,不必關機。但被頂得最多的一條跟帖,還是認為「支持全程關機,不然等出事了就遲了。」

能夠理解國人對於安全性的強烈偏好,但這恰恰也是各種歧視存在的理由。只要愛滋病毒攜帶者對他人有一點傳染風險,我就要歧視;只要有前科的專車司機讓我有一點不安全感,我就要拒絕;只要自閉症兒童有攻擊他人的一絲可能性,我就要驅逐!

一個真空的、排除所有潛在風險的社會是不存在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只會把一個社會變成不寬容、互相攻訐的模樣。

所以,某些行業擅長把服務和安全對立起來,逼你二選一

有多少人討厭國內地鐵的安檢?

隊伍明明很長了,安檢進一步拖慢速度,女生剛買一個新包,也得塞進萬年沒有清潔過的安檢設備中,如果你帶了一瓶水,恰好拿在手上,抱歉,你得喝一口。

在很多反恐壓力比中國大的國家,地鐵都不需要安檢。而且,地鐵安檢員的工作態度、負責程度和機場安檢員完全不能比,他們更多的時候,不是盯著電腦螢幕,而是盯著手機,這說明,他們自己也知道,正在做的這件事,就是做個樣子。只查包不查人的安檢,有意義嗎?

拒絕自閉症少年登機得到支持,我們表示反對

在北京某些地鐵站點,即使早晚高峰,安檢也要進行

奇怪的是,雖然有不少人討厭地鐵安檢,但是認為這能保障安全,麻煩就麻煩一點吧。一篇「大家覺得武漢的地鐵安檢有必要存在嗎」的帖子中,大多數人都認為有必要,核心理由都是「為了安全」。

正是由於強烈的安全偏好,國內很多行業準確把握受眾心理,非常擅長把安全和服務對立起來:你覺得我服務沒做到位,我告訴你這是為了安全。安全和服務,你選一個吧。

於是大家選擇安全,一切都變成理所應當。當安全變成服務低劣的遮羞布時,我們其實既得不到服務,也得不到安全。

從更深層次看,整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漠視無以復加

展現大愛無疆是容易的,但對具體的個人表達關愛往往很難。在當今中國的公共輿論中,這是一種常態。在看著名作家蔡春豬介紹自閉症兒童時(他兒子患有自閉症),你可能是一種心疼、憐惜的態度,在遇到航空公司拒絕登機時,你可能是另一種態度。

即使在展現大愛無疆時,也基本停留在口頭上,這一點從針對弱勢群體的公共設施不足上,已經充分體現。但更多還是體現在思維上。就以自閉症兒童為例,旁人無法想像一個家庭如果有一個自閉症患兒,父母要付出些什麼。根據2013年發布的《中國自閉症人士服務現狀調查報告》,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自閉症就是性格孤僻,有25.39%的人認為自閉症是管教不良而導致的。而實際上,自閉症的發病原因直到今天,醫學界也沒有弄清。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