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容易犯的錯誤】把魚養好的簡單原理(二)(附視頻)
你是用什麼方式在維持水質呢?你已花費多少錢呢?其效果為何呢?
想要維持水質,要從幾個方面重點來做:
一、魚未放入魚缸前的養水階段
二、魚入缸後的維持水質工作
三、部份換水工作
從過去以來,所接觸的魚友,似乎只知道魚缸中必需要有硝化菌,而對其他必須的益菌,幾乎,混然不知,因此,會一直圍繞在「硝化菌多久會形成?」、「多久要添加一次?」、「是不是哪次換水後都要添加硝化菌液或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僅花費不少銀兩購買硝化菌液或粉,最後,水質也沒照顧好,魚也掛了。
養魚前的養水工作,決定了日後養魚成功魚否的重要關鍵,「花時間等待」,是養水培菌的基本功,建立完整的硝化菌系統,絕對不會在短短幾天內可建立,更不可能是添加些許的硝化菌液或粉後,即可放魚入缸。往往飼主的心急,最後,把魚兒寶貴的性命給「擠下車」了!
市售的硝化菌液或粉,除種類繁多外,品質優劣相差甚大,有的標榜數十億菌含量,甚至,有的更達百億含量。太多誇大的商業文,也搞混了魚友,究竟,該買怎樣的硝化菌產品呢?簡單來說,液狀屬於活菌,粉狀屬於休眠菌,特別是添加粉狀,一般需等待48~72小時左右,不僅要讓硝化菌「紓醒」,還必須讓其「繁衍」,部份在魚缸、過濾器...等每個角落後,才能算有「夠份量」的硝化菌。
添加硝化菌液或粉後,更重要的就是要提供「可附著的住所」及「充足的食物」,魚友較為熟悉的陶瓷環,就是硝化菌群「可附著的住所」,除此之外,發泡煉石、珊瑚砂、菜瓜布、生化棉...,都可成為硝化菌喜愛的附著住所,而硝化菌所需的「食物」,係指魚隻排泄物、飼料殘餌及水中雜質...等,這些污垢產生了氨氣,讓硝化菌群可分解為亞硝酸鹽,再分解為硝酸鹽。缺少「住所」與「食物」,硝化菌是無法存活的,因此,維持硝化菌群的數量,要比添加何種型態的硝化菌來的重要吧?前輩們的一番話「裸缸永遠不會像砂缸那樣穩定,裸缸中很難培養足夠的硝化菌,菌相很難達穩定,(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一語道破,許多魚友對硝化菌的迷思。
前一篇分享文中提到,硝化菌是無法分解有機物質,水中的有 磯物質,必須靠光合菌來負責。市面上有許多,標榜可讓水速清的菌粉或液,其中,就包含:光合菌、枯草桿菌...等分解菌,這些分解益菌群,多半喜愛在水流較緩、氧氣量較低的底砂層,魚缸中的有機污垢,經過水不斷的擠壓,粒子變得愈來愈小而沉到底砂縫隙中,在污垢不斷累積下,底砂層中的污垢,不但沒有繼續增加,反而不見其蹤影,就是被光合菌...等分解益菌分解。因為,光合菌「生命期」並不長,因此,必須要定期補充來維持菌數量,這也是為何,要不斷添加「淨水菌」的原因。
只要你的過濾器,能發揮最大的擋垢功效,減少有機物質再回流魚缸,數個小時後,魚缸中的水自然就會清澈,若有鋪設底砂飼養,你就會發現,魚缸的水鮮少會出現混濁,或有機質污垢漂浮在水中,因為,這些被大家所忽略的分解益菌群,把討厭的污垢「吃光了!」。
除光合菌、枯草桿菌...等,具有分解有機物質,達到水清澈目的,還有許多可運用的益菌,都具有相同「分解」、「淨水」功效,這對經驗不足或新手來說,感到相當神奇,對經驗老道的高手而言,市售的「可快速達到水清澈的液或粉」,並非是絕對必要。以下分享三段影片,利用過濾器即可快速達到「水清澈」效果。
下一篇將與大家繼續分享「備而不用的養水準備工作」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