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你知道嗎?這些佛菩薩曾經在人間示現過! _-,

圖文:文道昔日,達摩尊者有師名般若多羅者,謂其曰:東土震旦(即中國),有大乘氣象,可與傳法。正因如此,很多的佛菩薩本著大乘精神,乘願再來,應化中國,度 ...


圖文:文道

昔日,達摩尊者有師名般若多羅者,謂其曰:東土震旦(即中國),有大乘氣象,可與傳法。

正因如此,很多的佛菩薩本著大乘精神,乘願再來,應化中國,度眾生無數。實乃中國人之福。

梁代三大士:傅大士(彌勒菩薩)、達摩、誌公(觀音菩薩)

一、傅大士:彌勒菩薩

你知道嗎?這些佛菩薩曾經在人間示現過!

傅大士(資料圖)

傅大士(497—569),姓傅名翕,字玄風,號善慧。東陽郡烏傷縣(今浙江義烏)人。南朝梁代禪宗著名之尊宿,義烏雙林寺始祖,中國維摩禪祖師,與達摩、誌公共稱梁代三大士。

他在雙林寺苦行修身七年後,漸漸地便有許多鄉里人前來頂禮膜拜,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後來傅大士的靈異事蹟愈來愈多,愈傳愈廣,大家都認為他是彌勒化身,是十地菩薩。

誌公和傅大士是同時代人物,但誌公比傅大士年長,而且聲望之隆,在傅大士之先。達摩大師到中國的時期也在誌公與傅大士之間。南懷瑾先生說:

「唯有誌公、傅大士等中國禪,可稱為中國大乘禪作略,才有透脫佛教的形式,濾過佛學的名相,瀟灑詼諧,信手拈來都成妙話,開啟唐宋以後中國禪的禪趣——'機鋒'、'轉語'。尤其以傅大士的作略,影響更大。」

寶誌,南朝梁時僧人。俗姓朱氏,金城(今甘肅蘭州)人。齊宋之稍顯靈跡,梁武帝尤深敬事,俗呼為誌公。誌公一生的事蹟也充滿著傳奇色彩,例如以丹青馳譽於南朝的張僧繇,曾受梁武帝的詔請,為寶誌禪師畫像,寶誌一時興起,以指端輕輕地朝面門一剺,竟現出十二面觀音像,妙相殊麗,或慈或悲。使素有第一佛像畫家之稱的僧繇,竟無法成筆。

二、法順大師:文殊菩薩的化身

法順大師(資料圖)

法順大師,一稱杜順,雍州萬年縣(今陝西長安縣)人,十八歲出家,唐太宗仰慕他的神德,引入內禁,隆禮崇敬。「佛祖統紀」載有唐太宗和他的問答,並說唐太宗稱他為「帝心」,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

杜順和尚年輕的時候,跟隨道珍禪師修習定法,有很多神驗。有一年,唐太宗生熱病,下詔向杜順問:「朕為勞熱所苦,以大師的神力何以滅除?」杜順說:「皇上以聖德統治天下,小病何憂?但頒大赦,聖躬自安。」唐太宗聽從他的建議,下詔大赦天下,病馬上就好了。太宗為表彰杜順,賜號為「帝心」。從此,杜順和尚的聖號就聞名於天下了。

雖然杜順這麼偉大,到晚年的時候,還有弟子不能知道他的殊勝。在他晚年的時候,有一位追隨他多年的弟子來向他告假,說是要到五台山去朝禮文殊菩薩的道場。杜順聽了,也不阻止弟子,而且微笑著准許了他的告假。臨行還贈他一首偈:

遊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

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

弟子還是不能領會他的意思,便收拾行囊向五台山出發了。好不容易走到五台山下,他向一個老人問路說:「我想到五台山去頂禮文殊菩薩,不知要怎麼走了?」

老人說:「文殊菩薩現在不在五台山,而是在終南山,就是高僧杜順和尚呀!

弟子聽了心頭一驚非同小可,因為杜順和尚不正是自己的師父嗎?於是兼程趕回終南山。等他趕到終南山時,杜順已經在十一月十五日坐化了,甚至無緣見到師父的最後一面。

三、善導大師(阿彌陀佛):淨土宗第二代祖師

善導大師(資料圖)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唐貞觀中到并州去拜謁道綽大師,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門。進入長安廣度民眾,寫了數萬卷《阿彌陀經》,畫了三百卷的極樂淨土圖。最初住過終南山常常來光明寺說法。

大師本跡不可測度。古今共尊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

蓮池大師說: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見其自行精嚴,利生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若非彌陀,亦必觀音、普賢之儔。嗚呼大哉!」

印光大師說:

「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說善導大師所說同於佛說,金口誠言,千古不易,其利無窮。

四、豐幹(阿彌陀佛)與寒山(文殊菩薩)、拾得(普賢菩薩)

豐幹、寒山、拾得(資料圖)

豐幹、寒山、拾得是唐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關於寒山子,世人既不知其來歷,也不知其姓氏,見過他的人都說是個「瘋狂之士」。他隱居在天台唐興縣西七十里號為「寒巖」的地方,經常往來國清寺。平時以樺皮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形容枯悴,或長歌徐行,或叫噪凌人,或望空獨笑,或沉思玄想。但出言吐語,都頗具哲理,口中常唱詠道:「咄哉,咄哉!三界輪迴。」

他與國清寺的拾得十分友善。這拾得本是棄兒。有一次,國清寺豐幹禪師外出,在道邊聽見小孩啼哭,循聲尋找,見一數歲孩兒,無家可歸,就帶回寺院,於是眾僧便隨口稱他為「拾得」。

起初,拾得在寺內掌管食堂香燈。有一天,竟登上佛座,與塑像對盤而食。僧徒急忙將其趕下座來,隨即罷免了他的堂任,叫他廚下乾活。拾得時常把寺裡的殘食盛放在粗竹筒裡,讓寒山帶回充飢。兩人唱詩吟偈,放浪形跡,怡然自得。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