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他曾經是一名出色的法警,多次獲表彰並立功;8年後,他卻變成一個震驚世界的大毒梟,自己合成造出冰毒多達十幾噸,當年全世界製造的毒品都沒有他一個人造的多。2004年,他被公安部列為A級通緝犯,全國懸賞38萬元緝拿。一年後的2005年3月5日,就在他40歲生日的這天,他在老家福建省福安市落入法網。此時,離第一次進入警方的視線,他已經逃亡了9年,這些全球數量最大的冰毒是他在逃亡過程中製造出來的。
他就是「劉招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世紀大毒梟。今天是第19個世界禁毒日,劉招華和第三任妻子及其手下馬仔將在廣州
市中級法院受審,檢察機關指控,其製造的冰毒多達18.75噸。
制毒
高校拜師求「毒方」兩毒王聯手制毒18噸
劉招華落網,12.36噸冰毒的製造過程逐漸大白天於下。但實際上,這只是他總共製造的18.75噸冰毒中的一大部分,其中17噸是他在寧夏一個農藥廠中花了10個月製造出來。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數量巨大的冰毒是劉在逃亡的過程中,利用一名退休教授「善意幫助」所製造出來的。
家境貧寒,但劉招華成績優異,他考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學,還在福建省一次中學化學競賽中,拿了個二等獎。然而,在上高二的時候,劉招華主動找到了當地街道幹部,提出家庭經濟不好,要求參軍入伍,在老師同學還不知情的時候,就偷偷去福建平潭當了邊防戰士。邊防戰士的經歷讓劉招華獲得了很多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的機會。當他想要離開部隊的時候,他故意在當司務長的時候犯錯違紀,轉業後分入了福安人民法院當法警,很快就因為出色的才幹被市裡調到招商引資的崗位上。如果劉招華順著這條道路繼續往前走,也許他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公務員,但是,多年後劉招華談到自己當時的心態卻這麼說。
法警時曾立「三等功」,是法院的「先進工作者」;被市裡抽調去招商引資後,劉招華辭職下海開工廠,直至因製造冰毒被通緝四處逃亡最後落網……資訊時報記者近日前往福建,試圖從劉招華的「傳奇」人生中,探尋其複雜的人性和墮落的軌跡。而劉招華曾經短暫工作過的福安法院,無疑是其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一個「好青年」
當年好學上進、工作出色的劉招華給人以「好青年」的印象。
在同事眼中,劉招華為人謙恭和藹、樂於助人,是個好人,大家幾乎挑不出他什麼毛病。當年好學上進、工作出色的劉招華給人以「好青年」的印象,頗受領導賞識。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有了後來作為法院唯一一名幹部被抽調去招商引資的機會。
劉招華在福安法院工作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被市裡抽調去招商引資,此後消失在同事的視野中。大家對劉招華的印象,也永遠定格在那個「好青年」上。離開法院的劉招華在外面究竟乾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法院的老同志張道明(化名)說,劉招華慢慢轉變直至走上制毒的不歸路,差不多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他出去了,沒人管了,不像在部隊和法院時有嚴格的紀律約束,慢慢就變質了,人都是會變的嘛!」
他不是黑幫頭目,也不是巧取豪奪的不法商人。他僅僅從一個化學愛好者起步,從一名普通的法警變成中國的頭號毒梟。他曾逃脫上千名幹警的圍捕,用各種化名在9年的逃亡路上招搖過市。2005年3月5日凌晨4點30分,一百多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條小巷發動突襲,還在睡夢中的毒梟劉招華在一間破舊骯髒的出租屋裡束手就擒。此後,這個在逃9年、建國以來懸賞金額最高的中國頭號毒梟的秘密被逐漸揭開。
劉招華1965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個小鎮———賽岐。家境一般的他當過6年兵,還做過福安市人民法院的法警。上個世紀90年代初,劉招華突然富了起來,而且據說資產達到了兩三百萬。1996年,劉招華建造了一座3層別墅,雖然它處在一個非常隱蔽的江邊空地,但是當年的賽岐人都知道這幢豪華建築,特別是它的主人———富商劉招華。
那時,在賽岐人人羨慕的劉招華同時管理著兩家工廠:麥特有限公司和福建宏發塑膠有限公司,而這兩家工廠都號稱是與台灣商人合辦的。
賽岐地處偏僻,又離台灣很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成為台灣毒販的罌粟種植地。當地也曾經有人因為走私或者從事毒品買賣一夜暴富,這讓一直抱怨自己法警生活清貧的劉招華瞄上了能獲取暴利的冰毒買賣。記者在公安部門的卷宗中,找到了關於劉招華所辦公司的一些紀錄,公司的營業執照上赫然標有蘇聰敏、楊柳莊和楊柳青3個台灣商人的名字。據警方判斷,劉招華很可能就是搭上了這些台灣商人,開始了毒品買賣。
「劉招華認識台灣人很簡單,按他自己的說法,他在平潭一個島上派出所工作的時候,就見過很多人從國內把麻黃素往外運。」福建省禁毒總隊的偵察員小薛(化名)是最早調查劉招華案的人員之一。他認為,比起以往其他的毒梟,劉招華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懂得制毒技術,麻黃素可以說是劉招華的毒品啟蒙物。
製造冰毒的原料主要是麻黃素,而麻黃素的生產和銷售是受到國家嚴格控制的。從小就對化學感興趣的劉招華想到了化學合成的方法。因為洋蔥精的結晶方式和冰毒很像,劉招華以研製洋蔥精的名義從西安交大一個化學教授那裡了解到冰毒的結晶方法,並自行試驗成功。
以化學之名來制毒的劉招華至今毫無犯罪的愧疚。在採訪中,他始終神態自若:「到目前我評價我這個人,怎麼講呢,我不去害人。吸毒的人都是他自願去吸的,不是人家強迫他去吸毒的。」
劉招華在老家的制毒工廠
抱著這樣的歪理,1996年,劉招華在他的別墅邊上開辦了所謂的「宏發塑膠開發有限公司」,在賽江邊這個全封閉的工廠里,劉招華暗地裡開始了他的制毒生涯。高峰時他用合成方法一天就能生產三十多公斤毒品。但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兩名因販賣冰毒被捕的毒販供出了毒品來源,劉招華聞風而逃。趕到劉招華住處的緝毒幹警發現,他在建造這個別墅時頗費了一番苦心。在一個角落裡,幹警們發現了一條直通外部的地下通道。福建省禁毒總隊偵察隊長老林(化名)至今對劉招華的狡猾印象深刻,「別說是普通人了,就是公安發現這個地方也比較困難。這裡直接通到江邊,他只要有一艘快艇就可以馬上出去了,很容易逃跑。」
福建省公安廳很快對劉招華發出通緝,劉招華也從此在警方的視線中消失了。
亡命天涯仍招搖
雖然遭到公安部門的全國通緝,但是劉招華並沒有像人們猜測的那樣,整容或者逃到國外去。這個膽大妄為的毒販繼續四處制毒,而且不斷改進位毒工藝,生產量是越來越大,很快他就成為中國製造冰毒的頭號毒梟。
1997年,劉招華逃離福建,來到廣東普寧繼續制毒。1998年下半年,劉招華工廠生產冰毒的廢水毒死了魚塘里的魚,遭到村民舉報,劉招華害怕出事,將工廠遷往寧夏銀川。在寧夏,劉招華的制毒量達到頂峰。在採訪中,劉招華自稱那時他已擁有4個製造冰毒的反應鍋:「真正滿貨生產,一天一夜就能產出1.2噸冰毒。」
影像資料:央視主持人王小丫現場採訪大毒梟劉招華
王小丫:「你跟陳炳錫是怎麼認識的?」
劉招華:「我們臭氣相投,就這麼認識的。」
王小丫:「你們怎麼相投呢?」
劉招華:「有共同的愛好和志向。」
王小丫:「他一共給你投了多少錢?」
劉招華:「三千萬吧。」
王小丫:「怎麼分成?」
劉招華:「各占百分之五十。」
王小丫:「冰毒給你帶來什麼?」
劉招華:「成就感。」
王小丫:「什麼樣的成就感?」
劉招華:「別人難以理解合成技術,我可以。」
上圖為:金山角大毒梟!譚曉林!
1999年11月4日,廣東省公安機關在廣州市某倉庫查獲譚曉林販毒集團由緬甸發往廣東的第三批109千克海洛因時,同時查獲了劉招華存放於倉庫內的554箱、共計11.08噸冰毒,加上後來在廣東普寧查獲的冰毒1.28噸,共12.36噸冰毒,裝在紙箱內的冰毒堆滿了整整一個籃球場。這個發現讓警方目瞪口呆,因為12.36噸的冰毒,相當於1998年全世界查獲冰毒的總和。
上圖為繳獲的冰毒。
1999年7月,劉招華生產的12.36噸冰毒在廣州被繳獲,這相當於1999年全球其他國家繳獲冰毒數量的總和。經過調查,這些冰毒就是劉招華逃到寧夏以後生產出來的。身在銀川的劉招華聞訊迅速出逃,來到青島。後來又在天津、大連、連雲港等地躲藏。
2003年2月6日,《桂林晚報》第5版整版報導了一個普通居民勇斗小偷的故事。整篇報導圖文並茂,那位元抓住3個小偷的居民李森青和他的妻子周倩,還大方地讓記者拍了照片。在報導中,李森青自稱36歲,練過多年散打,家住桂林市灕江花園185號。
住在對面的吳福成還記得李森青曾經被評為區里的優秀企業家,「他這個人很有能耐,經常說自己在農村搞地,又去臨桂做生意,上報紙都不止一兩回了。」
這個招搖過市的李森青,正是負案潛逃的大毒梟劉招華。早在2000年初,他和情婦李曉青就以「李森青」和「周倩」的身份住進了灕江花園,並且以100萬元的資本註冊成立了桂林市森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臨桂、龍勝等地頻繁投資。
秦小華是桂林市臨桂縣鳳凰林場場長,對他來說,2002年似乎是鳳凰林場最重要的轉捩點,因為一位非同尋常的投資商看上了這個廣西省最貧困的林場。「當時是2002年12月,縣電視台播放了森森公司和政府簽訂租用鳳凰林場的協定,當時我們都不知道,看了這個電視才知道自己的林場已經租出去了。」秦小華說,按照正規的程式,本來應該是先和林場方面談,李森青跳過了林場直接簽約,說明他的來頭不小。
隨後,出手闊綽的森森公司不僅一次性付清了600萬元的土地租金,而且還承諾在3年內完成總投資達3億元的項目。盈利之後,每年可以上交稅款1000萬元以上。
憑著交際手腕和巨額投資的承諾,劉招華成了當地政府的座上賓。除了鳳凰林場2萬4千畝的土地之外,森森公司在其他一些郊縣也租下了幾萬畝的林地。
在採訪中,劉招華自己的說法倒頗有意思。這個曾經迷戀化學合成制毒的人,似乎又發現了另一個新的領地:「對我本人來講,做毒品並不是我最大的成就,種紅豆杉才給我最大的成就感,因為我曾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紅豆杉林場。」
紅豆杉是一種瀕危植物。研究表明,從紅豆杉中提取出來的紫砂醇具有抗癌奇效,商業利潤極高。從毒品到藥品,在平常人眼裡這是天壤之別,但在劉招華的說法裡,這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無外乎是巨額的利潤和技術上的挑戰。
但是,儘管劉招華投下了上千萬資金,但種萬畝紅豆杉林的夢想卻並未實現。秦小華覺得他太自信了,「我們當時都勸過他的,其實這裡的氣候根本不適應長紅豆杉,所以你投資再大也是失敗的。」2003年下半年,始終沒有獲利的劉招華停止了對紅豆杉的所有投資。
在紅豆杉投資失敗的幾個月以後,臨桂縣附近的古定村來了一位大投資商。村委委員吳江明感到很奇怪,因為這個投資商看中的竟然是村裡的一個山洞,而且他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把洞口炸開。吳江明回憶:「他說要用大車子拉東西進去,所以洞口要大,但是具體拉什麼我們也弄不懂,就看見有幾輛拖著大罐子的卡車往洞裡運貨。」這一次,劉招華承諾用1億3千萬的資金建一個洋蔥精加工廠。而他早年在福建,也正是以加工洋蔥精的名義秘密制毒的。村幹部還以為他是個大老闆,劉招華甚至吹噓自己是高幹子弟,後台很硬。
但是,這個洋蔥精加工廠還是沒能建起來。2004年下半年,桂林警方接到線報,11月24日,桂林市公安局發布了懸賞38萬的通緝令,劉招華的假身份被徹底揭穿。
在廣西度過了5年之後,劉招華再次走上了逃亡之路。他躲進了桂林山區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山洞,整整熬過了一個月,然後倉皇逃往廣東普寧。在後來的採訪中,劉招華回憶起這段靠吃餅乾速食麵維生的日子,第一次流露出了挫敗感:「在通緝令發布之前,我是不可能想到自己會落到躲山洞的地步,在此以前我的自信心是很強的。」3、三度逃脫,一朝落網劉招華其實非常迷信,他認為自己五行當中缺木,所以他的化名當中一定要有個「木」字。比如說劉林彬、劉森、劉林權、李森清等等,他認為這些「木」字可以保佑他逢凶化吉。而警方緝捕劉招華的行動代號就叫「啄木」,就是要把劉招華從那些號稱能保佑他的「木」字中啄出來、挖出來,不管他偽裝得多麼巧妙。
2005年1月底,福建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突然發現,劉招華的情婦李曉青(即周倩)在寧德的霞浦出現。禁毒幹警立即趕到當地,對李曉青的臨時住處和務工單位進行嚴密監控。2月初,警方發現在福安某居民住宅有一可疑男子出現,其體態面貌酷似劉招華。
3月5日,凌晨時分,一百多名幹警悄悄潛入劉招華藏匿的居民樓。幾分鐘內,幹警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服了逃亡9年的劉招華。雖然在睡夢中突然被捕,但劉招華很快又顯示出一貫的自信。記者在抓捕劉招華的現場錄影中,看到了以下這段對話。
幹警:「我是員警,你曾經也當過員警,我希望我們之間能夠坦誠。」
劉招華:「沒問題,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去連累其他人,是我的就是我的,你們不要想做一個什麼圈套來套我。你們想知道什麼事情,你列一個清單,或者你做一個提綱,你如果想以智慧來戰勝我呢,我跟你講,你根本不要跟我混,你講了也是白講。」
但是他藏身的3層小樓泄漏了這位逃亡者的窘迫。當幹警們荷槍實彈衝進劉招華藏身的房間後,卻發現那裡連個床鋪都沒有,屋內一片狼藉,現金、財物絲毫未見。後來據劉招華交代,從廣西逃至福建老家時,他身上只剩下了五百多元,最後還是把自己的一塊勞力士表賣了兩萬多元,才勉強度日。
劉招華曾說過:「虧本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我來做。為了賺錢,即使是冒死的生意也有人做。」
也許是驚魂未定,在被押回福州的路上,劉招華無意間向押解他的武警透露了此次回老家的真正目的。他說不想再反抗了,他如果反抗,可能也沒有那麼快抓得到。他就是沒錢了,他這次再回到老家福安,就是想再做一筆大的冰毒。
即便是經過了9年的逃亡,即便最終被擒獲,劉招華依然沒有對自己的罪行有任何悔意。
「我生產毒品的目的不是在國內消費,而是在國外消費。怎麼說呢,人家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大門,我也應該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劉招華還振振有辭地為自己辯解,「我想說的就是,讓吸毒者不要吸毒。因為中國人不吸毒,就不存在制毒。」
偵察員小薛後來參與了對劉招華的審訊,他認為這是劉招華非常典型的一種狡辯方法,「這反而讓我們更看清楚了,說到底他還是一個毒販,還是一個無賴。」
被捕後的劉招華在審訊室里,反覆詢問緝毒幹警,他們是怎麼找到他的藏身之處的。實際上,從劉招華和他的同夥住進這個出租屋開始,就處於警方的嚴密監控之中,此時的劉招華,已完全成了驚弓之鳥。在充分掌握了劉招華的活動規律後,警方決定實施抓捕行動,時間定在3月5日凌晨。巧合的是,逃亡9年的劉招華是在他40歲生日這天被捕的。一生從事制毒販毒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生日竟成了這段生涯的結束字元。
為這一刻,福建的緝毒員警已經盼了整整9年。
3月11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劉招華落網的消息,同時向廣西兩名提供劉招華線索的群眾兌現獎金各10萬元。至此,公安部通緝的5大毒梟中,已有劉招華和馬順蘇歸案,其餘三人羅有文、邱何水、劉少通仍在逃,各地公安機關正積極展開追捕工作。
此照是準備執行死刑。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