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大漠大(DAMODA)近日展示自動化無人機蜂群貨櫃系統,可一鍵發射及回收數百架四軸飛行器。雖然該系統主要為燈光表演而設,但其技術架構引起軍事專家關注,特別是在烏克蘭今年成功以類似方式攻擊俄羅斯空軍基地後,容器化無人機群的潛在威脅已成為國際安全議題。
DAMODA 系統技術規格
專門製作大型無人機燈光表演的 DAMODA 公司於 9 月底推出這套自動化無人機蜂群貨櫃系統。該公司從事無人機燈光表演業務近 10 年,目前持有健力士世界紀錄「同時飛行最多遙控多旋翼無人機」項目,曾同時操控 11,198 架無人機。
目前展示的系統由至少 12 個平板機架組成,每個機架裝載 54 架四軸飛行器,總計 648 架無人機。按下按鈕後機架會沿伸縮軌道以階梯式排列延伸出貨櫃,無人機完成表演後可自動返回貨櫃並充電。DAMODA 表示系統可部署數千架無人機,顯示設計具備擴展性。
整套系統只需一名操作員透過手持控制器部署,再用手提電腦進行燈光表演編排。貨櫃可安裝在貨車上運送至任何地點,數分鐘內即可完成部署。
烏克蘭「蜘蛛網行動」揭示實戰威脅
今年 6 月烏克蘭安全局執行代號「蜘蛛網行動」的秘密攻擊,展示容器化無人機系統的軍事潛力。該行動經過 18 個月策劃,烏克蘭部隊將無人機發射裝置偽裝成小屋或棚屋,藏於民用貨車車廂內秘密運入俄羅斯境內。
行動動用 117 架改裝四軸飛行器,同步攻擊俄羅斯 5 個空軍基地,包括距離烏克蘭超過 4,300 公里的貝拉亞空軍基地,橫跨 5 個時區。烏克蘭宣稱摧毀或損毀 41 架俄羅斯軍機。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俄羅斯至少損失 10 架戰略轟炸機,包括多架 Tu-95 轟炸機及 A-50 預警機。
前美國陸軍上校 Seth Krummrich 形容這次行動是「非對稱天才之作」,廉價無人機深入俄羅斯境內摧毀珍貴戰略轟炸機,證明烏克蘭在智謀上超越俄羅斯軍隊。
軍事化應用技術已成熟
中國企業多年來積極研發軍用容器化無人機蜂群發射系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已開發可搭載及發射 48 架固定翼無人機的軍用蜂群系統,無人機續航時間達 60 分鐘,控制半徑 15 公里,可實現廣域偵察及精準打擊。
德國防務承包商 Rheinmetall 亦展示 Hero 系列遊蕩彈藥的容器化發射系統概念。美國及阿聯酋等多國防務承包商正研發類似能力。
防禦挑戰與對策
容器化無人機蜂群攻擊為防禦方帶來重大挑戰,特別是當反應時間被壓縮時。電子戰系統及高功率微波定向能武器被視為對抗大規模蜂群最有效選項。但電子戰對自主無人機可能無效,微波系統射程極短且具方向性。
傳統防空火炮及雷射系統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對大規模蜂群影響有限。軍事專家建議以攔截無人機蜂群應對來襲無人機群,可能是最有效防禦方式之一。
俄羅斯在「蜘蛛網行動」後已在多個空軍基地興建防護掩體。美軍內部亦就是否需要為戰鬥機興建加固機庫展開激烈辯論。
技術轉化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 DAMODA 的自動化無人機蜂群貨櫃系統目前並不直接適合軍事應用,但軍事專家認為戰術版本出現只是時間問題。該系統展示的集中準備、大規模發射、自動回收技術架構,可直接轉移至配備感應器或彈頭、具備更強自主能力的軍用型號。
單一貨車可快速發射數百架無人機,執行監視偵察、電子戰及動能攻擊等多種軍事任務。若無人機蜂群具備高度自主性並聯網運作,甚至可自動搜索並摧毀目標,飛入開放掩體及建築物內摧毀資產。
來源:The War Zone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