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連鎖餅店月餅訂單出錯 AI 客服回應令不滿火上加油 網民批評「下次改善」敷衍了事

連鎖餅店月餅訂單出錯 AI 客服回應令不滿火上加油 網民批評「下次改善」敷衍了事
有網民在中秋節前夕,到本地一間連鎖蛋糕店提取月餅時發現貨不對辦,兩盒總值HK$516的月餅口味全部出錯。當她向店家投訴時,疑收到AI生成的敷衍回覆,令 ...




有網民在中秋節前夕,到本地一間連鎖蛋糕店提取月餅時發現貨不對辦,兩盒總值 HK$516 的月餅口味全部出錯。當她向店家投訴時,疑收到 AI 生成的敷衍回覆,令事件火上加油。





無標籤包裝引發食品安全疑慮

事主在社交平台 Threads 發文投訴,她訂購了兩盒售價 HK$258 的「流心堅果禮盒」,每盒包含 4 個月餅,分別是 2 個花生醬口味及 2 個黑芝麻麻糬口味。她到店取貨時發現,月餅並非預先放入禮盒,而是由店員即場從雪櫃取出獨立包裝月餅放入盒中,而這些包裝完全沒有任何標籤。



根據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第 132W 章),預先包裝食品必須清楚標示食品名稱、成分列表、食用日期等資料。該批月餅包裝完全沒有標籤,店員只是口頭確認口味,消費者只能選擇相信。



消費者回家打開月餅食用後,赫然發現兩盒月餅中原應是黑芝麻麻糬口味的 4 個月餅,全部變成伯爵茶口味。網民紛紛批評店家做法存在食品安全風險,有人指出:「無標籤得嫁咩,畀咗個錯款人哋食物敏感咁點算」。



AI 客服回應疑似敷衍

消費者隨即透過 WhatsApp 向店家投訴貨不對辦,豈料收到一句「你好,抱歉,我哋下次會改進的」回覆。這句疑似由 AI 生成的回覆令消費者更加憤怒,她在帖文中表示:「當其時真係呆咗,其實你嘅嘢已經錯咗又點會仲想買第二次?下次會改進又有咩用呢?而家講緊當下呢件事貨不對辦」。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 2025 年研究,77% 用戶認為聊天機械人令人沮喪,88% 仍偏好與真人交談。AI 客服系統在處理複雜情緒和敏感投訴時往往力不從心,無法提供具同理心回應。業界數據顯示,2025 年約有 45% 客戶支援團隊及 88% 客戶服務中心預計採用 AI 方案,但技術應用不當反而會損害品牌形象。



換貨再遇店舖搬遷未通知

消費者繼續追問後,店員最終要求她到店換取正確口味的月餅。當她到旺角分店換貨時,卻發現店舖已搬遷。她致電查詢後,店家表示已在 Instagram 公布搬遷消息,但並無主動通知她這名需要換貨的顧客。店家其後就此致歉:「我哋都係唔好,冇提到你地址」。





網民一面倒批評店家處理手法,有人指出:「冇 label 係第 1 個錯,員工俾錯你仲一口咬定係啱係第 2 個錯,佢唔提你搬咗舖係第 3 個錯」。亦有網民質疑:「啲月餅咁樣 label 都唔加張…仲要即時執貨,都好信得過員工」。



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投訴處理機制,商戶應透過調解方式,為消費者與商家提供平台解決爭議。是次事件反映部分零售商在引入 AI 客服系統時,未有充分考慮系統局限性,導致客戶體驗下降。



來源:Threads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