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將於 9 月 3 日舉行抗戰勝利 80 周年閱兵典禮,中央電視台節目《軍情時間到》透露,中國定向能量武器技術已達到實用化階段,雷射炮可瞬間擊毀無人機,而微波武器能對「低慢小」目標進行群體擊殺。
雷射武器技術突破:從實驗室走向戰場
中國雷射武器發展可追溯至 1960 年代的「6403 工程」,經過數十年技術累積,目前已從實驗室走向實戰化部署。央視新聞評論員魏東旭表示,現時雷射武器技術愈趨成熟,打擊「低慢小」無人機目標可以瞬間完成,單位時間內能進行多次攻擊,且不發射彈藥,最大程度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
根據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專家研究,輸出功率為 100 千瓦的高能雷射器作戰時,瞬時功耗達 500 至 700 千瓦。為解決供電問題,中國專家提出使用超級電容儲能和飛輪儲能等創新方案。2020 年解放軍曾公開招標「雷射打擊平台控制軟件模組」和「雷射打擊吊艙」等機密裝置,顯示機載雷射武器研發已進入實質階段。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在雷射材料範疇取得關鍵突破,合成的新型晶體材料可大幅提高雷射性能。在各大防務展和航展上,中國已展示多種形態的車載雷射炮系統,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
微波武器實現突破:「颶風 3000」成蜂群剋星
2024 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首次公開展示「颶風 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被視為黑科技武器的代表。該系統目標探測距離達 6 公里,光電跟蹤距離為 4 公里,能對 3 公里外的微小型無人機作精準鎖定並摧毀。中國兵器裝備專家鄭旭陽指出,「颶風 3000」的工作原理類似家用微波爐,透過發射高功率微波波束進行電波攻擊,作用距離達 3 公里,相當於微波爐加熱距離的 10,000 倍,能瞬間燒毀無人機的電子零件和控制單元。
「颶風」系列武器亦有多種型號,例如「颶風 2000」採用 8×8 輕型裝甲車底盤,作戰距離 2 公里,主要用於野戰機動伴隨防空;「颶風 3000」則使用陝汽 8 輪卡車,作戰距離增至 3 公里,專責關鍵地區的定點防空;而 FK-4000 同樣是卡車載具,作戰距離達 4 公里,執行機動反無人機作戰。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工作頻率為 1 至 300 GHz,輻射功率達數十吉瓦,能摧毀敵方電子資訊系統中的關鍵電子零件、電腦網絡和感應器。與傳統防空導彈相比,微波武器具有成本低廉、反應迅速、可重複使用等顯著優勢。
實戰化應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戰術革命
定向能量武器在反無人機作戰中展現出獨特優勢。魏東旭評論稱,定向能量武器在防範攔截「低慢小」無人機目標的過程中有著技術和成本的雙重優勢。相較於傳統防空導彈動輒數百萬美元的成本,雷射武器每次發射成本僅為電費,通常不超過數美元。
軍事專家分析指出,隨著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傳統防空系統面臨成本效益的困境。一枚價值數千美元的無人機若需動用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導彈攔截,這種「以貴打賤」的模式顯然不可持續。定向能量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防空作戰新模式。
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國家都已經投資開發在定向能量武器,美國海軍早在 2019 財年就投入 2.99 億美元開發雷射武器,其「海上雷射系統」已在實戰演習中多次驗證攔截能力。日本防衛省 2019 年試製的 50 千瓦雷射器雖可用於一般國土防空,但距離攔截戰機、導彈所需的 100 千瓦功率仍有差距。
定向能量武器的實戰化部署標誌著現代戰爭進入新階段。在無人機技術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應對蜂群攻擊、降低防空成本、提升作戰效率,將成為各國軍事發展的重要課題。
來源:湖南日報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