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傳媒預覽 匯聚約 50 個活動夥伴 展現本地創科成果

「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傳媒預覽      匯聚約 50 個活動夥伴  展現本地創科成果
由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將於10月18日至26日一連9天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以「創科點亮夢想」為主題,匯聚約50個活動夥伴展 ...




由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 2025」將於 10 月 18 日至 26 日一連 9 天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以「創科點亮夢想」為主題,匯聚約 50 個活動夥伴展示本地科研成果。發佈會上,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公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創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一,這不僅是對科研實力的肯定,亦是對整個創科生態圈的讚譽。

三大創新技術搶先亮相

活動預覽會特邀 3 個不同界別單位展示重點研發項目,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及保良局顏保寧書院,展示人工智能醫療診斷、消化道檢查技術及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斌。

結合人工智能與傳統中醫理論

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由張世平教授帶領,展示「觀舌變成」AI 應用程式,結合人工智能與傳統中醫理論,提供快捷方便的遙距離健康評估。該系統可通過手機鏡頭拍攝舌像分析人體寒熱虛實,準確率達 85%,並可檢測糖尿病風險,為用戶推薦相應中醫食療茶飲。

▲香港浸會大學張世平教授。

膠囊內窺鏡技術突破傳統限制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團隊展示專為膠囊內窺鏡開發的無線高速傳輸晶片,突破現有技術限制。覃兆童博士介紹,該晶片支援 7.2Mbps 超高傳輸速率,較現有產品提升 7.2 倍,並可支援雙鏡頭設計。晶片體積僅 5 毫米乘 5 毫米,可節省 42% 電路板面積,續航時間超過 24 小時,足以完整檢查整個消化道。

該技術針對亞洲地區消化道癌症高發問題,在中國癌症患者中超過 26% 與消化道相關,而死亡病例更超過 28%。相比日韓兩國胃癌患者 5 年生存率高達 75% 至 80%,中國患者往往發現時已屆中晚期。

智能路燈防範交通意外

保良局顏保寧書院學生團隊研發「Intellij Light 智能路燈系統」,運用人工智能和視覺技術即時偵測交通異常狀況。當系統偵測到車輛故障或交通意外,會即時向其他路燈發送訊號,透過閃燈頻率和顏色提醒後方駕駛者減速或轉換車道,防範二次碰撞事故。

系統設計靈感來自 2024 年 3 月大老山公路交通車禍,一名男子因事故在路中停下後遭後車撞死。根據統計,香港每年發生超過 15,000 宗交通事故,約 100 人因此喪生,當中不少為可避免的二次事故。

豐富活動全民參與

今年嘉年華安排約 150 場創科工作坊及 15 場網上講座,涵蓋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等範疇,並展出第二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得獎方案。活動更與《大偵探福爾摩斯》卡通合作推出限量版聯乘精品,包括摺扇和手提袋等紀念品。李國彬署長表示,期望「創新科技嘉年華」活動每年吸引超過 200,000 人次參與,讓一家大小都能體驗科學樂趣。



資料來源:創新科技嘉年華2025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