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腦機介面初創公司 Paradromics 宣佈成功將其腦植入設備植入人體,並在約 10 分鐘後安全移除。這是該公司名為 Connexus 的設備首次在人體進行測試,標誌着與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競爭的腦機介面領域又一重要發展。
短暫測試為長期試驗鋪路
這次測試於 5 月 14 日在密歇根大學進行,患者當時正接受癲癇手術。在患者同意下,醫生將 Connexus 設備暫時植入其處理聽覺資訊和記憶編碼的顳葉。手術團隊使用 Paradromics 開發的類似 EpiPen 的工具進行植入,成功驗證設備能夠記錄患者的腦電訊號。
Paradromics 行政總裁 Matt Angle 表示,當患者接受重大神經外科手術時,由於頭骨已經打開且部分腦組織即將移除,測試腦植入設備的邊際風險實際上很低。這為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啟動針對癱瘓患者的長期臨床試驗做好準備。
技術規格與競爭優勢
Connexus 設備比一角硬幣還小,配備 420 根微小突出針頭,這些針頭作為電極直接插入腦組織記錄個別神經元活動。相比之下,Neuralink 的設備擁有超過 1,000 個電極,分佈在 64 條細柔韌線上。其他腦機介面公司如 Precision Neuroscience 採用較少侵入性方法,其設備放置在大腦表面,而 Synchron 則開發了通過血管植入並靠在大腦上的設備。
Angle 指出,接近個別神經元能獲得最高質量的訊號,這對準確解碼預期語音至關重要。該設備旨在為脊髓損傷、中風或漸凍人症(ALS)患者恢復語言和溝通能力,將神經訊號轉換為合成語音、文本和游標控制。
語音解碼技術突破
腦機介面並非直接「讀取」私人思想,而是通過解釋與動作意圖相關的神經訊號工作。例如,Paradromics 開發的裝置會解碼說話時涉及的面部動作。癱瘓患者雖然無法移動嘴部,但仍可嘗試做出該動作,在大腦中產生獨特的神經訊號供設備解碼成語音。
2023 年,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團隊報告在語音解碼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兩名癱瘓女性患者的腦植入設備能以每分鐘 62 和 78 個字的速度解碼預期語音,接近正常說話速度的每分鐘 130 字。
未來發展與挑戰
Paradromics 希望達到類似結果,最終計劃研究在大腦中植入最多四個設備的可行性,以獲得更強的記錄能力。過去 20 年來,名為 Utah array 的植入設備一直是腦機介面研究的主力,但該設備需要在頭頂安裝基座連接外部設備,還可能隨時間退化並損害腦組織。Paradromics、Neuralink 等公司正嘗試以更持久的材料、更低調的設計和更多電極來改進早期陣列設備。
除了 Neuralink 外,其他著名的腦機介面公司還包括獲得 Jeff Bezos 和 Bill Gates 支持的 Synchron,以及 Precision Neuroscience。兩家公司都已將其系統植入人體。雖然各公司的腦機介面略有不同,但都在推動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來源:Wired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