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把10月31日的Halloween稱為「萬聖節」,然而萬聖節其實是11月1日一個基督教節日,英文稱為「All Saints’ Day」,所以Halloween正式的中文名稱應是「萬聖節前夜」,只不過亞洲人往往直接稱「萬聖節」。










👇👇👇9個秘聞讓你重新認識萬聖節👇👇👇
【1】Halloween不應稱「萬聖節』
我們自小到大將10月31日的Halloween稱為「萬聖節」,然而萬聖節其實是11月1日一個基督教節日,英文稱為「All Saints’ Day」,所以Halloween正式的中文名稱應是「萬聖節前夜」,只不過亞洲人往往直接稱「萬聖節」。可能是從前的人覺得都是外國人節日,不用分得那麼細吧。
【2】萬聖節起源是除夕夜
綜合網上資料,萬聖節前夜之所以慶祝,其實源自英國愛爾蘭的古時凱爾特人(Celts),他們定11月1日入冬為新年節日,而10月31日即是他們的除夕夜。這一晚亡靈會回到人間,人們會布施糖果以避開惡靈騷擾,同時也為先人禱告,漸漸地發展成今天的萬聖節狂歡文化。
【3】Trick or treat
經過長年地方文化及宗教演變,到今天外國人或居港的英美人士,他們的小朋友萬聖節當天除了會化妝扮鬼扮巫婆外,還會到鄰居敲門,大叫「Trick or treat」(不給糖果就搗蛋),主人便會拿出糖果或小禮物招呼小朋友。
【4】南瓜雕刻
香港的大型超市或者油麻地果櫚,每到10月都有機會見到大大個南瓜,因為萬聖節除了化妝派對外,南瓜雕刻装飾(Pumpkin Carving) 都是重點活動。南瓜雕刻源於愛爾菌一個傳說,主角叫Jack,故事最後處鬼撒旦送給Jack一個大頭菜做的燈(jack-o'-lantern),後人改用南瓜代替,成為萬聖節特色。
【5】英國習俗
作為起源地的夹國,萬聖節氣氛自然濃厚,有多個鬼故傳說的倫敦塔成為各路「鬼怪」巡遊聖地。而著名的「鬼郡」約克郡,萬聖節前已經非常熱鬧,當晚更到處都是女巫、狼人和吸血僵屍。
【6】
美國萬聖節氣氛同機濃厚,除了打扮化妝外,美國人也熟愛把家居悉心佈置,南瓜燈、骷髏頭加上燈飾,家家戶戶入夜後都非耀眼,到萬聖節富晚,社區內的小朋友就會化好妝聯群結隊去討糖果。
【7
加拿大同樣有大批愛爾商和蘇格蘭移民,所以萬聖節也是該國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佈置鬼怪裝飾。而除了「Trick or Treat」外,還流行萬聖節派對遊戲「咬蘋果」(apple bobbing),把蘋果放在一個裝滿水的盆或木桶上飄浮,參加者則要用牙咬起水上的蘋果。
【8】日本
亞洲國家中日本可能是最重視萬聖節,這一晚年輕男女都化妝成各式鬼怪游走街頭,而商場、餐廳都會換上萬聖節佈置,而最為香港人熟悉的應該是「地味萬聖節派對活動」,参加者一反傳統,以裝扮成平凡人為目標,例如排隊買珍珠奶茶的少女、不小心打翻了食物的外賣員等等,相關照片每年萬聖節都在纲上瘋傳,近年港台也興行地味萬聖節熱潮。
【9】香港
受英國文化影響,香港一直都有慶祝萬聖節活動,例如中環蘭桂坊。而自從海洋公園每年舉辦「哈囉喂」派對,成功吸引大量人流後,其他主題公園、展館、商場、食肆也更重視萬聖節帶來的商機,令香港的萬聖節氣氛比回歸前更熱鬧。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