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有一種小碗紅糖,

因口味好,

外觀形似小碗而得名,

但由於製作過程繁複,

技藝幾近失傳。

由於古法秘製,

它與市面上的紅糖相比,

營養更豐富,

能補充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所以一度成為當地農人

田間地頭隨時飲用的滋補佳品。

小碗紅糖好,

好到央視都被震動,

今年CCTV4播出的

紀錄片《傳承》第二季中,

攝製組不遠千裡,

來到雲南巧家縣,

就是為了揭開這巧家紅糖的前世今生。


雲南省巧家縣金沙江畔,

種植著一片中國質量出類拔萃的,

甘蔗林。

它們位於金沙江邊的緩坡地帶,

充足的日照和豐富的水源,

加之獨特的沙質土壤,

讓這種甘蔗的

含糖量,

名列前茅。

正是由於這種甘蔗,

孕育出了這裡的特產——

巧家小碗紅糖

這種糖古法熬製,

在物理結晶過程中,

保留了除蔗糖外的,

多種利於人體的微量元素,

它也因此被譽為“東方巧克力”

每一塊雲南巧家小碗紅糖,

都要經歷一場

自然到餐桌的漫長旅行。

臘月一到,

巧家縣白鶴灘鎮的風,

就都變甜了。

大片大片的甘蔗,

經過一個夏秋的醞釀,

吸滿了糖分,

在風中恣意搖盪。

農人們開始忙著收割,

砍下來的甘蔗,

都會被陸續送到鎮上近百家糖坊,

開始一項甜蜜的事業。

製糖,是影響到千家萬戶的重頭戲,

每年只有甘蔗豐收的時候才能開始,

各家糖坊出糖品質的好壞,

全仰仗一個人手藝的高低,

那就是糖坊裡的“糖匠”。

郭萬發,

祖上四代都是製糖人,

家族製糖的經歷,

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古稀老頭,

從11歲開始,就在糖坊做學徒,

如今,66年過去了,

老郭製糖技藝在時光的磨礪中,

日積月累,

成為當地當之無愧的老資歷糖匠。



鞭炮齊鳴,人群湧動,

一聲“開榨了~!”

拉開了一年製糖的序幕。

灶台修砌的好壞,

直接關係到出糖品質,

因此一開始就得格外重視。



灶台與鍋邊要用粘土粘連,

使之緊密契合。

如此才能讓火力不會遺失,

保證這口鍋日後熬湯的溫度。

一把猛火之後,

引入鍋內的青綠色甘蔗汁開始沸騰。

從這一刻起,

老郭就要利落地抄起大勺,

在翻騰的泡沫中,不斷打撈雜質。



這是紅糖製作中,

相當關鍵,並且勞累的環節。

雜質多一分,

都無法熬出好的糖漿。

成敗全看老郭一雙手。

柴火慢慢燃燒,

初步撇去雜質的汁水

被引入旁邊那口鍋,

大火猛攻下,不斷翻起綿密的白色泡沫,

剩餘的雜質,一次次被盪出鍋外。



這時,老郭便要開始密切關注,

鍋內糖水的變化。

青色汁水,在烈火煎熬下,

歷經兩次除雜,

漸漸蛻變成晶瑩的黃色,

這意味著,再過幾十分鐘,

滾燙的糖水,就要出鍋了!

快要熬熟的糖水,

泛起牛眼大的泡泡,

像岩漿一般濃稠,

不斷翻滾,咕咕作響。



越是這時,

也更要注重出糖的時間把握。

多一分,糖漿熬焦變苦,

少一分,最後成型時,不易脫碗!

一切全憑老郭幾十年的製糖經驗,

年輕的糖匠遠遠無法企及。

“起!”

當糖汁粘而不斷時,

老郭大喝一聲。

一手將稠糖漿舀入糖缸,

一手用棍子使勁攪拌糖汁。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不能減一分力,



直到糖汁充分與冷空氣交織,

變成砂狀的糖稀。

一併排開的400個小碗,

擺成8個寬、

50個長的平行四邊形,

每個碗裡放個一指寬的布條。

老郭抓起勺子,

耍雜技般將糖稀,

一勺勺倒入小碗。



只幾分鐘後,

糖稀在餘熱中散去最後的水分,

中間形成淺淺的凹槽,凝結成塊。

一手將壓在碗底上的布條往上一拉,

名傳天下的雲南巧家小碗紅糖,

就一個個“蹦”了出來。



雲南巧家小碗紅糖,

傳承古法秘製,

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味道純、色彩鮮、

式樣好、雜質少,

一度被譽為“東方巧克力”

從田野上的一株甘蔗,

到餐桌上的一塊小碗紅糖,

雖歷經無數蛻變,

那份味道卻從未改變。



200年古法工藝,

堅決不糊弄,

只為守護那份純粹的甜。

一輩子,

老郭只熬一塊糖。

守藝難,

守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