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三時,兩位剛從利舞臺UNIQLO大掃貨步出大街的香港女生,二十齣頭,青春少艾,稍為行到腳軟,提著兩袋減價羽絨,其中一位女生說道:「High Tea咯!」
「好啊,High High佢!」 然後兩人嚷著要過海去紅磡某間大酒店,盡情享受她們口中說道的「High Tea」。
以上的畫面,在銅鑼灣街頭屢見不鮮。
很多香港人酷愛英倫文化,酷愛High Tea,遺憾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High Tea在英倫文化中並不High。
老實講,此乃Old News一則。早前已有不少熟悉歐洲文化的bloggers講過、中學英文堂或者有教過、甚至英國人本身也有解釋過,High Tea的傳統意思並非「好High Class的Tea」。如果你是指「好High Class」嗰隻Tea,在英國應該稱其為「Afternoon Tea」或「Low Tea」,而不是「High Tea」。
點解係Afternoon / Low Tea?
傳統以來英國人都只吃午餐和晚餐,而英國人遲食飯(8時至9時),相傳19世紀時,百福公爵Anna Maria Russell (Duchess of Bedford) 發現晏晝空肚唔舒服,餓到放灰,諗到不如下午4時飲杯茶、食件蛋糕或三文治,其後覺得個idea實在完美無瑕,正呀喂,即刻開Group同姊妹下午茶吹水成為文化,所以叫做「Afternoon Tea」。
傳統上,afternoon tea 這種貴族玩意都在低桌(low table)上進行,進食者坐在梳化上舒舒服服嘆茶,所以又有「Low Tea」的說法。
咁咩係High Tea?
High Tea的意思,完全唔關Afternoon Tea事,是勞動階層(working class)放工後5時至7時在高檯上進行的一餐,通常有肉類、魚、菜、焗豆等食物,講到底就是草根式便飯。貴族根本就不會吃High Tea。
隨著時代發展,High Tea漸漸被叫作「Supper」,意思為「informal family meal」,中文可解作「家常便飯」。
而其實香港也有High Tea,但不在酒店或西餐廳裡。好多藥房、士多等家族生意,傍晚時分都會在舖內開餐,吃肉餅、豆豉鯪魚、煎餐肉等,這種Supper Moment就是類似High Tea的便飯了。
所以,對著那些說想吃High Tea的人,不如索性叫佢哋返屋企食飯。
其實「頹飯」也可以叫High Tea或Supper。
當英國人聽到外國人指著afternoon tea set,高呼「I love High Tea」時,他們笑而不語。
因為叫得High Tea,通常唔係美國人就係亞洲人。
不過,當越來越多人叫high tea,唔high都可以變high。
「叫法唔同咋,是Q旦啦。」
「邊個話係英國嗰隻High Tea?我講緊美國佬嗰隻High Tea啊。」
英國有網站話,倫敦The Ritz都曾經因為配合遊客,寫過「High Tea in London」。
所以有關High Tea的典故,得個知字就算,英國人唔想搞大佢。
而香港人將Low Tea叫做High Tea,是否叫「錯」是一回事(Terminology嘅嘢算啦),知不知背後的起源又是另一回事。
去High Tea?好啊,梅菜肉餅?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