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rari 全球行政總裁 Benedetto Vigna 受邀出席由《Financial Times》於香港中環舉行的 Business of Luxury Summit 峰會論壇,擔任壓軸主講嘉賓。在訪談中他強調,雖然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Ferrari 對亞洲各主要市場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等依然抱樂觀展望,各地區訂單保持平穩,顧客一般等待新車交付時間約 2 年。
電動化策略大轉向
Ferrari 於 2025 年 10 月正式公布 2030 年戰略計劃,將純電動車型比例從原定 40% 大幅調降至 20%,同時內燃機引擎車型比例則由 20% 提升至 40%,混合動力車型維持 40%。Vigna 在訪談中一再重申,Ferrari 不會只推出沒有引擎的汽車,純電動 Ferrari 將是獨一無二的產品,除顧及實用性外,性能及卓越的操控駕馭感將會市場獨有,Ferrari 顧客喜愛的駕駛激情元素不會流失。
這項調整反映 Ferrari 根據客戶對個人化需求的強烈要求,決定推行橫向產品多元化策略。Vigna 表示,對 Ferrari 及其客戶來說,推出更多型號但限量生產,比起少數型號大量生產更為重要,因此增加內燃機引擎車型數量,並限制純電動車型數量。
e-building 工廠實現自主生產
Ferrari 已啟用位於 Maranello 的 e-building 工廠,投資約 2 億歐元(約港幣 16.96 億元),實現電動化核心部件的自主生產。高壓電池組、電動軸、逆變器以及電動馬達等核心零件,均在這裡完成設計、研發與製造。該工廠採用技術中立原則,可同時生產內燃機引擎、混合動力及純電動車型。e-building 工廠屋頂安裝超過 3,000 塊太陽能板,可產生 1.3 兆瓦電力。這座工廠目的是提升生產靈活性及縮短新車開發時間,而非增加產量,符合 Ferrari 追求收益質素而非銷量的策略。
首部純電動車 2026 年面世
Ferrari 首部純電動跑車名為 Elettrica,將於 2026 年春季正式發布。這款四門四座電動車搭載四個電動馬達,總馬力超過 1,000 匹。Ferrari 將電動馬達及電池組的設計、工程及製造全部保留在 Maranello 進行。Vigna 表示,Elettrica 將開創駕駛樂趣、車內體驗及實用性的新領域。根據 2030 年戰略計劃,Ferrari 預計在第二部純電動車推出前不會早於 2028 年,因為高性能豪華電動車市場需求不足。
培育未來技師與工程師
Vigna 亦提及 Ferrari 重點發展策略,包括在 Maranello 總部創辦 M-TECH Alfredo Ferrari 高級培訓中心,預計 2029 年開幕,培養未來的技師與工程師。這個先進技術培訓中心由 Ferrari、Agnelli 基金會、Maranello 市政府、Modena 省及 Emilia-Romagna 大區合作建立。Ferrari 表示,這項具全球視野的本地計劃反映品牌對教育的歷史承諾,並回饋當地社區,為後代培育卓越人才。Ferrari 同時亦承諾在生產過程大幅減少碳排放,目標於 2030 年實現碳中和。
保存文化超越代步價值
自創立以來,Ferrari 已累計生產約 330,000 部跑車,其中超過 90% 至今仍在全球各地行駛。這個比例遠超一般汽車品牌,反映 Ferrari 車主獨有的保存文化。Ferrari 提供車齡低於 16 年的原廠認證二手車計劃,以及針對車齡更高車型的 Ferrari Premium 認證,另設 Ferrari Classiche 專門認證經典車款。Vigna 指出,Ferrari 已非單純的汽車製造商,全球 180 家 Ferrari 授權經銷商的服務體系相當重要。Ferrari 全球車主群對各型號的保存文化,已大大超越絕大部分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價值。
資料來源:Ferrari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