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le 與 Samsung 兩大科技巨頭罕見聯手,同時向中國手機製造商小米發出法律通知,要求即時停止在印度市場的爭議性營銷活動。事件源於小米在印度投放的廣告,直接將旗下旗艦機款與 Apple、Samsung 產品比較,並使用貶低性言詞。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兩家公司均已發出「禁止令通知」(cease-and-desist notice),反對小米營銷活動中的「貶低性內容」。
法律通知核心內容:超越公平競爭界線
禁止令通知作為正式法律文件,要求企業即時停止被認定為非法或具損害性的特定行為。Apple 與 Samsung 在通知中明確指出,小米的廣告策略已超出公平競爭範疇,可能對其高階品牌形象造成損害。業內法律專家表示:「比較產品參數本身並無問題,但直接點名特定競爭對手並使用貶低性語言則屬不當,正確做法應使用『競品』等統稱替代」。
這種營銷手段的專業術語為「伏擊營銷」(ambush marketing),指品牌在未獲官方許可下,藉由與競爭對手產品或品牌建立關聯以吸引關注。印度廣告法規定,比較型廣告必須基於事實且表達公正,若措辭和語氣被認為具嘲諷或貶低意圖,則可能面臨法律干預。這次兩大巨頭的聯合行動,凸顯出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保護品牌的重要性。
爭議廣告時間軸:從「可愛」到「愚人節」
這場營銷爭議可追溯至 2025 年 3 月至 4 月一系列廣告活動。3 月,小米在印度推出 15 系列機款時投放廣告,直接形容 Apple iPhone 16 Pro Max 的攝影機「可愛」,暗指其性能不足,同時著重強調自家機款的攝影優勢。4 月愚人節當天,小米更發布整版報紙廣告,調侃 iPhone 16 Pro Max 攝影機性能不及小米 15 Ultra,並諷刺地祝願相信 iPhone 拍攝效果的消費者「愚人節快樂」。
類似營銷攻勢亦將矛頭對準 Samsung 產品,小米透過直接比較來質疑競爭對手的產品實力。這種激進營銷策略反映出小米正努力從傳統高性價比定位向高階市場進軍,嘗試透過直接挑戰行業領導者來提升品牌地位。然而這種策略的風險在於可能觸及法律紅線,招致競爭對手法律反擊。
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格局:數據背後的競爭實力
最新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在 2025 年第二季呈現強勁復甦。以下為主要廠商市場表現:
iPhone 16 成為 2025 年第二季印度出貨量最高的單一型號,佔該季度智能手機總銷量 4%。Apple 於 2025 年上半年出貨量達 590 萬部,按年增長 21.5%,並在浦那開設第四家實體零售店,顯示其對印度市場的重視。Counterpoint 研究顯示,超高階智能手機市場 (售價超過 45,000 印度盧比) 按年增長 37%,為所有價格區間中增速最快。
行業專家觀點:品牌形象與競爭策略
Canalys 首席分析師 Sanyam Chaurasia 指出:「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品牌在中高階市場的爭奪更加白熱化。在這種環境下,維護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變得極為重要」。業內觀察人士認為,Apple 和 Samsung 的聯合法律行動,除了是回應小米個別營銷策略,更是對整個行業競爭規則的重新定義。
印度電子產業協會專家表示,隨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價值在 2025 年第二季創下歷史新高,按年增長 18%,各品牌對市場佔有率和品牌聲譽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Samsung 近年在與 Apple 競爭中採取更為克制的策略,其廣告通常避免直接提及 iPhone,而是著重強調自身產品優勢。這種策略轉變反映出成熟品牌對可持續競爭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作為傳統高性價比品牌,正積極向高階市場進軍。其激進營銷策略雖然能夠迅速提升關注度,但也面臨法律風險和品牌形象受損的雙重挑戰。如何在保持競爭優勢的同時避免法律糾紛,將是小米及其他挑戰者品牌需要深思的問題。
隨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持續增長,預計各大廠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次法律通知事件可能成為行業競爭規則重新界定的轉捩點,各品牌需要在創新營銷與合規經營之間尋找平衡。小米目前尚未對此事件作出公開回應,其後續處理方式將直接影響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發展策略。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