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春季會議「ACS Spring 2025」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咀嚼市面販售的口香糖時,口腔中會釋放數百個微塑膠粒。研究指出,無論是合成口香糖還是天然口香糖,均會在咀嚼過程中產生微塑膠,甚至有品牌每克口香糖釋放超過 600 個微塑膠粒,令人憂慮日常習慣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合成及天然口香糖皆有微塑膠釋放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工程學教授 Sanjay Mohanty 和其團隊,針對 5 種合成口香糖和 5 種天然口香糖進行研究。合成口香糖主要以石油衍生聚合物為基底,而天然口香糖則以植物樹液為基礎,如乳香樹的樹脂(Chicle)。研究人員邀請 UCLA 博士生 Lisa Low 擔任受試者,讓其每次咀嚼單一品牌口香糖 4 分鐘,期間每隔 30 秒收集唾液樣本,並在咀嚼後以清水漱口,所有樣本皆納入分析。
起初,研究團隊假設合成口香糖釋放微塑膠量較多,然而分析結果顯示,合成及天然口香糖釋放量相近,平均每克口香糖會釋放約 100 個微塑膠粒,甚至部分品牌達到 600 個。由於每塊口香糖重量約 2 至 6 克,代表大塊口香糖單次攝入微塑膠數量可能高達 3,000 個。假設每年食用約 180 個口香糖,人體可能攝入高達 3 萬個微塑膠粒。
長時間咀嚼減少微塑膠釋放
研究發現,在咀嚼開始的 2 分鐘內,大部分微塑膠即剝落,而咀嚼 8 分鐘後,94%微塑膠已釋放。研究人員建議,若希望減少攝入量,應避免頻繁更換新口香糖,反而應將單一口香糖咀嚼較長時間。
雖然研究證實口香糖咀嚼會攝入微塑膠,但研究者強調,這些數量相比其他日常微塑膠來源並不算多。例如,瓶裝水每公升平均含有約 24 萬個微塑膠粒。因此,口香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影響及環保問題待解
目前,研究僅能測量直徑 20 微米(0.02毫米)以上的微塑膠粒,尚無法確認更小的奈米級塑膠是否存在。研究人員呼籲,除了持續研究微塑膠對健康影響外,還應重視口香糖隨意丟棄對環境帶來的污染。Sanajy Mohanty 指出,口香糖中的塑膠僅有部分釋放至口腔,若隨意棄置,將成為環境中的潛在污染源。
科學家:尚無明確健康風險
Sanjay Mohanty 表示,進行此研究的目的並非引起恐慌,而是希望透過實驗,了解日常生活中塑膠暴露的情況。他強調,目前尚無證據證實微塑膠對人體具有明顯危害,未來仍需進一步的科學驗證,才能全面評估口香糖咀嚼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資料來源:Science Alert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