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促進智能設備和大腦無縫連接 天津大學 x 清華大學合作研發「雙環路」腦機接口

促進智能設備和大腦無縫連接   天津大學 x 清華大學合作研發「雙環路」腦機接口
中國科學家最近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基於憶阻器神經形態裝置的「雙環路」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interface,簡稱BCI)系統,這一突破 ...




中國科學家最近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基於憶阻器神經形態裝置的「雙環路」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 BCI)系統,這一突破性的技術不僅能夠促進智能設備和人類大腦的無縫連接,還能提升腦機交互的精準度和穩定性。該系統的誕生標誌著腦機接口領域進入全新階段,並有望在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相關研究成果於 2 月 17 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電子》上。

這一系統由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合作研發,與以往單一通道的腦機接口技術不同,「雙環路」系統通過兩個並行路徑實現快速的訊息交換,使大腦與外部設備的交互變得更快更穩定。這一技術核心在於精確捕捉腦部信號並將其即時轉換為數字訊號,其歸一化解碼速度提升了兩個數量級以上(百倍),同時能耗降低了三個數量級(千分之一)。傳統的無創腦機接口技術通常只能操控無人機進行簡單的二自由度飛行,而由研究團隊開發的「雙環路」系統則可支援無人機完成上下、左右、前後、旋轉等四自由度精細操控,進一步拓展腦機交互的應用範圍。

據該團隊指出,相比起傳統純數碼硬件方案,「雙環路」系統能夠同時處理更多數據,顯著提高腦機交互的精準度和穩定性,並有效降低設備的延遲時間,提升使用者體驗。未來,這項技術有望應用於多種領域,特別是在醫療領域中,為患者提供更先進的康復訓練工具,甚至可能幫助失能患者恢復失去的肢體功能。此外,該系統的研發過程中,科研團隊也克服了許多技術難題,成功實現了腦訊號的精準檢測和多重數據流的協同處理,為未來的腦機技術開發建立良好的基礎。



來源:中國科技網



相關文章:
  • Neuralink 加拿大臨牀試驗獲批 現正進行受試者招募




  •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