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皇宮其實並非皇室宮殿,是於1900年舉行世界博覽會時特意興建的展覽場地,後來成為了巴黎的地標,舉行各種國際盛事,包括時裝周以及各大時尚品牌的年度盛會,所以又有著「時尚聖殿」之美譽,現時以會議展覽的功能為主,與附近作為美術館的巴黎小皇宮互相映襯著。巴黎大皇宮位於香榭麗舍大道,由建築師Henri Deglane、Albert Louvet、Albert Thomas與Charles Girault共同建造,在世博之後,除了是藝文場所亦曾在戰時作為軍事醫院和倉庫使用,是為巴黎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
由於經歷了百年歷史,巴黎大皇宮一些結構已經受損,不過多年來都沒有經過大型的翻新,在歷史價值之外,其實很多方面已經不合時宜,於是在2021年展開了全面翻新工程,預計在2025年完成,在此之前會於今年開放部分區域作為奧運賽事用途。是次翻新由歷史古蹟首席建築師François Chatillon及其建築師樓Chatillon Architectes負責,以往巴黎大皇宮以紀念碑式的功能存在,經過翻新之後會以公共建築的功能為主,並且在保留其結構為本,提升內在空間感和光線以及空氣的流通,在外部則加建了花園的特色,更耀目地聳立在香榭麗舍大道之上。
巴黎大皇宮以其華麗的石雕表面、對稱的設計、玻璃穹頂、鋼鐵結構和諸多古典建築細節而引人入勝,結合並重新組合古羅馬、古希臘的建築風格,體現出美術學院派建築(Style Beaux-Arts)的特色,這個風格普遍強調建築的宏偉,是一種常見於大型紀念建築的混合型的建築藝術形式,Beaux-Arts源自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與其說是一種風格更多的是代表當時法國藝術的一個統稱和名詞,著重於融合各種藝術知識領域與觀點,以最適合和熟練的方式來執行,目標達到最佳的發揮。
美術學院派建築當中的「學院」指的是成立於1671年的「Ecole des Beaux-Arts」(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法國很多大師級藝術家及匠人包括畫家、雕塑家、建築師等皆出自這所學院,例如以負責羅浮宮重建工程而聞名的建築師Hector Lefuel。由於學院名聲極佳,早在拿破崙時期已吸引到美國人特意前來學習,美國最著名的建築師、設計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自由神像基座的Richard Morris Hunt亦是從學院畢業的。想要入讀這所學院絕不容易,學生需要先通過考試並同時出示足以證明自己具有基本天份的作品。入學之後的訓練及課程在教授指導下由學生自行提供,並且以工作室作為教室,這種崇尚自由的風氣使得學院人才輩出,並且成為了歐洲最偉大的藝術訓練場所。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hk01.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