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房子車子!想要家庭「越來越聚財」,請做到這4件事
任何一個家庭,都希望財源滾滾來,擁有聚寶盆。
可是,如何才能讓家庭聚財呢?
為了把財富留住,買房買車變成了標配。也有人,買了幾套房,坐等增值。
現實給我們狠狠一擊,房子多了,也就不值錢了;車子到手了,就變成了二手車,最後還得報廢。
也有一種可能,買房之後,家庭就負債纍纍;開著奢華的車,只是虛榮心在作怪,誤以為開車有面子。
財富有兩種:有形財富,無形財富。
車子房子,衣服褲子等,都是有形的財富。而獲得有形財富的方法,就擁有無形財富。
因而,一個家庭是否聚財,別看房子車子,看以下幾件事。
一、格局,望財。
70後的我,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每到年底,父親就安排下一年的生產方式。
門口的池塘,不再養鯽魚,而是養草魚,因為草魚貴一些;家裡的牛,要賣掉一頭,得到的錢用來交學費;牛棚要修理,需要準備一些木板和樹皮;山裡的油茶林,要修整......
大家按照父親的安排去做,雖然沒有賺很多錢,但是日子也湊合著過,不算太苦。
到了90年代,年輕人都外出工作,父親在家開墾果園,種了柑橘。
一晃就到了今天,父親過世了,但是家裡的果園仍舊綠油油,每年可以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
有句話說得好:「眼睛看到的地方,叫眼光;用心看到的地方,就格局。」
想一想,未來十年,二十年,家庭要變成什麼樣子,這就是家庭的希望,也是致富的路途。
好的家庭,需要走一步,看十步,而不是得過且過。
家庭中,若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格局,賺錢就順利多了。
二、讀書,生財。
錢從哪裡來?從汗水中來,從手裡來,從技術中來......歸根結底,要多賺錢,就得多讀書。
高爾基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把讀書這件事做好,找到財富的方法,就如約而至。
也許,年輕人讀到大學,還不知道如何賺大錢,但是讀書多了,工作就容易找,適應崗位和社會的速度更快,頭腦更加靈活。無形之中,就勝人一籌。
賣豬肉的陸步軒, 讀了北京大學。
當初他選擇賣豬肉,很多人嘲諷,認為這是沒有出息的行業。
經過多年的實踐,人們發現,他開了連鎖店,收入過億。
談到當初的選擇,他說:「如果不讀北大,我可能豬肉也賣得不錯,開兩三家店面,衣食無憂度過一生。」
是的,同樣是在農貿市場,讀書多的人,有遠大的理想,把此處當成起點,而不是終點。
也有一些人,讀書多年,但是沒有發大財,在普通的工作崗位,日復一日。
別以為,這樣做,不是聚財——子孫不學壞,不敗家,換一種角度看,就是聚財。
三、健康,守財。
住在別墅,有豪車接送,但是沒有健康的身體,恐怕也不會幸福。
更可悲的是,人進了醫院,花錢不少。動不動就幾十萬的開支。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家裡有一個人,長期生病,那麼家庭收入,都要消耗掉。
若是老人生病,子女不得不暫時放下工作,圍著老人轉。
一邊掏錢出來,一邊卻沒有收入,這是虧錢的開始。
健康,是一個人的不動產;一家人都健康,是一家人的福氣。
把物慾放在一邊,鍛煉身體,減少加班,就是把握了無形財富和有形財富的平衡。
一家人能夠心平氣和地交談,這是心靈的健康。就算有不愉快的事情,也能迅速化解,不去計較。
四、善行,聚財。
我的祖父,一直在村子的碼頭,做擺渡的工作。
當年,祖父的收入不高,渡一個人,也就幾分錢。
90年代,我獨自一人到城裡讀書。
有一家店鋪的老闆,拿著一袋零食,說:「你是某某的孫子吧,這些東西,送給你。」
原來,店老闆曾多次坐過祖父的船。
有天,老闆的貨被雨水淋濕了,身上的錢也花光了,祖父免費送他一程。
「一報還一報」的道理,我們不得不知。上幾代人做的好事,不一定馬上有回報,但是會樹立家庭形象,也會回報到子孫身上。
家有善良的老人,就是為子孫積德積福;有善良的孩子,就是真正的薪火相傳;有善良的中年人,就是匯聚人脈資源。
古人云:「厚德載物。」其實,厚德還能載財。
一個家庭,德行不好,甚至得到了不義之財,那是敗亡的開始,錢再多也沒有用。
《錢氏家訓》裡說:「能改過則天地不怒 ,能安分則鬼神無權。」
對照以上幾件事,看看你的家庭有沒有做到?若是沒有,馬上改正,還來得及。
作為父母,教育自己多讀書,自己也帶頭讀書,別總是吼,逼著孩子讀書,卻不去引導。
作為爺爺奶奶,閒來無事,多幫助子孫,也幫周圍的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作為孩子,延續好家風,知道大人的不易。
作為社會上的一員,要融入社會,別怨恨社會。
一個家庭,就像一滴水;社會就是大海。
水滴在大海裡,才能變成浪花,並且得到保全。
經營好自己的家庭,打造財源,永遠不會缺錢。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