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為何「孩子被吼完」卻從不記仇?知道真實原因後 你就「不會再吼了」後悔:差點毀了孩子

為何「孩子被吼完」卻從不記仇?知道真實原因後 你就「不會再吼了」後悔:差點毀了孩子一大早,媽媽群組就出現了幾百條的留言,原因是樂樂媽媽的一條留言。樂樂 ...




為何「孩子被吼完」卻從不記仇?知道真實原因後 你就「不會再吼了」後悔:差點毀了孩子

一大早,媽媽群組就出現了幾百條的留言,原因是樂樂媽媽的一條留言。

樂樂媽媽寫道「面對伸手求抱抱的女兒,我心裡充滿了不安和愧疚,我甚至認為自己配不上這個擁抱。

事情是這樣的。

樂樂媽媽昨天給大寶輔導作業的時候,憋了一肚子的火,這個時候二寶跑來,非纏著媽媽給講故事,一天工作的勞累,輔導大寶的不滿,老公的不給力讓她心頭火氣,對著二寶一頓狂吼,還轉身給了大寶兩巴掌。

兩個娃嚇了一跳,哇哇大哭起來。二寶一邊哭,一邊伸出雙手對著媽媽說「媽媽抱抱」。



看到兩個孩子的樣子,樂樂媽心裡非常懊悔,她明白問題並不是出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卻拿孩子撒氣。看著伸手求抱抱的娃,自己也忍不住哭了!

群里媽媽們紛紛留言,這樣的情況自己經常遇到,每次怒吼完孩子,打完孩子,孩子會一邊哭,一邊伸手求抱抱,自己心裡充滿了懊悔。

明明剛被爸爸媽媽罵完,眼淚還沒有流完,委屈還在心裡,為什麼馬上伸手向媽媽求抱抱?是因為小孩子都不記仇嗎?



1、被媽媽罵完,先伸手求抱抱的那個人總是孩子;被媽媽打了一頓,先開口說話的那個人總是孩子,為什麼孩子總是第一個低頭妥協的人?

孩子對你的愛比你想象的要多

真的不是孩子不記仇,心太大,因為在他心裡,你是那個最愛他的,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的人。

在孩子幼小的心裡,你就是他的全世界。

開心的時候,他希望你能分享他的快樂;難過的時候,他希望你能分擔他的悲傷,給他及時的安慰。

特別是6歲之前的孩子,孩子對母親是絕對的依賴和信任。即使是媽媽前一秒責罵了自己,下一秒他也想在媽媽的懷裡得到安慰。



孩子害怕失去你

孩子被媽媽呵斥的時候,其實內心是非常恐懼的,他的大腦一片空白。此時的孩子,心裡不是想的自己哪裡錯了,而是想的「媽媽不喜歡我了」。

面對滿面猙獰的你,孩子的心裡充滿了恐懼,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一定要抓住媽媽,回到媽媽的懷抱,確認媽媽還愛著自己。



所以,經常被父母呵斥責罵的孩子,內心安全感不足,就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2、為什麼孩子越長大,離我們就越遠?

小的時候,一吼他,孩子就會求抱抱,為什麼長大后,我們一吼他,他卻轉身就走開,甚至於幾天都不和父母說一句話?

難道說,孩子長大了,就不愛父母了嗎?



當孩子6歲之前,他和父母的情感維繫是非常緊密的,特別是媽媽,就是他的全世界。而隨著孩子長大,他開始有朋友,有自己的圈子,他的獨立意識開始增強時,他雖然還愛你,但是他的世界已經不再是你一個人了。

如果父母還選擇用簡單粗暴的怒吼呵斥來對待孩子,其實就是將孩子從你們的世界里推出去,而且越推越遠。



很多人進入青春期後,就不怎麼和父母聊天溝通,甚至於成年後,和父母的溝通也是非常艱難,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在幼年時,父母一次次的怒吼,將孩子一次又一次推開了。

怒吼,呵斥和打罵,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更多的是父母情緒的宣洩,我們不顧一切地將自己的不滿爆發出來,而我們之所以如此的肆無忌憚,不過就因為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求抱抱。

父母就是利用了孩子對自己的愛,將孩子越推越遠。



3、知乎有人問: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父母是一種什麼體驗?

不少回答讓人心碎。

「以暴制暴。」

「學會了冷漠。」

「心裡一種想死的衝動都有了。」

「為我貢獻了大部分的童年陰影,培養了我敏感懦弱優柔寡斷不愛說話的性格。」

我們一次又一次肆無忌憚地對孩子發脾氣,看似破壞性不大,但其實對孩子有著致命的殺傷力。孩子不僅僅和父母越來越遠,更是在性格上會出現非常負面的變化,甚至人格也會受到影響。



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奧利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書中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研究發現,人在情緒失控時,大腦一片空白。如果失控情緒過於強烈,大腦思維難以恢復,令其思維狹窄,自控能力減弱,理智分析受到抑制,情緒就暫時性地處於失控狀態。

情緒失控只需要幾秒,然而這幾秒中,你的口不擇言就可能成為毀掉孩子的那根稻草。



不將孩子當成情緒的垃圾桶

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發的脾氣其實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洩,自己心中累積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滿,借著批評孩子的由頭,一股腦地發泄在孩子身上。

你的問題,憑什麼要讓孩子來承擔?作為成年人,讓一個年幼的孩子成為自己的情緒垃圾桶,是多麼可笑而可恥的事情。



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家有一條家規:如果子女犯錯,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懲罰方式,可由子女自己提出來。

孩子犯了錯,你的怒吼只能雪上加霜,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知道錯在哪裡,如何去面,他才會改正。

所以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我們要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2、不要將孩子推給一個人

主持人馬丁曾講,太太在坐月子時候,性格變化很大,從知書達理變成蠻不講理,有一次,甚至因為生氣,把魚湯扣在了電腦上。

兩人為此爭吵不斷,一度鬧到要離婚。妻子跟馬丁說:「你陪我坐一天月子,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就一天就行!」



於是,馬丁發現,晚上老婆要不斷起夜餵奶,孩子哭了,要起來喂;喂完還得換尿布,孩子哭了就得不停哄,好不容易睡著了,不到一小時,孩子又哭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妻子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不到一天,馬丁就崩潰了,終於理解了妻子的辛苦。

男人們,不帶孩子不知道帶孩子的辛苦,總是以為孩子輕輕鬆鬆就長大了,卻不知道妻子在背後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多替你的妻子分擔一些,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成長。不要將全部重擔都放在妻子一個人的身上。



語言,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語言的力量,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俞敏洪說過:「父母控制情緒,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一定可以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這樣才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

就像泰戈爾有句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又給你以光輝燦爛的自由。

不要讓孩子哭著求抱抱,而是微笑地扎進你的懷裡吧!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buzzhand.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