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最後一句我愛你!相伴「20年夫妻離婚」含淚告別 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放過

最後一句我愛你!相伴「20年夫妻離婚」含淚告別 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放過「希望你以後好好的,保重!這是我最後講一句『我愛你』,我放過你了……」這不是一句 ...




最後一句我愛你!相伴「20年夫妻離婚」含淚告別 人生最難的修行:是放過

「希望你以後好好的,保重!這是我最後講一句『我愛你』,我放過你了……」這不是一句戀人離別時的情話,也不是一句夫妻吵架時的氣話。

這是一句結婚20年的夫妻,在離婚的那天,丈夫哽咽著對淚流滿面的妻子說出的話。

據男子說,他們是20多年的夫妻了,離婚前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見面了,至於兩人之間有什麼具體的矛盾,他不方便說。

一個網友說,讓人想不通的是還愛著,為何要離婚呢?不過也有網友理解視頻中離婚的夫妻,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有矛盾就算是問題解決了,也一定是有人讓步,有人委屈了。

婚姻中的問題,是這個世界的難題,單憑丈夫的那幾句話,誰都無法了解其中的原因。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婚姻是將兩個人揉碎了,重新做了兩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離婚,就是將他們生生扯開。兩個人離婚,痛苦是必然的,但是將自己強行融合在一段煎熬的婚姻中,那種感覺是持久的、長期的痛苦。

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與其痛苦地沉淪,不如釋然地放手;與其麻木地煎熬,不如平靜地放過。

人生最難的修行,就是放過;生活最高的智慧,就是看開。就如伍綺詩說的那樣:「一切的痛苦都會過去,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放過伴侶,再好的感情也沒有滿分。

暢銷書《親密關係》中,作者寫了一個經典案例。約翰和瑪麗是一對非常相愛的情侶,他們都為自己找到了適合的另一半而開心。但當他們成為伴侶,長期地生活在一起後,一些問題就凸顯出來。瑪麗每次用完洗手間後,裡面都一片狼藉。

剛開始約翰會開玩笑地提醒瑪麗,後來,他發現說了很多次都無效,就直接對著瑪麗吼起來:「你為什麼不能打掃一下呢?你有沒有為後面要用的人考慮?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為什麼不改呢?」從生活里的一個小問題,進而演變成了夫妻間的一場劇烈爭吵,甚至要走向離婚的地步。

當婚姻中的一方抓住另一方的錯,不斷提醒甚至以吵架的方式,試圖讓對方為自己改變時,那麼這段婚姻就是一場權利的爭奪,勢必會慢慢破滅。而懂得降低對伴侶的期待,接納婚姻不完美的人,才是一段感情的幸福者。

前段時間,孫儷在微博又撒了一把狗糧。孫儷38歲生日,鄧超忙了整整一天,只為給妻子做個生日蛋糕。網友們在羨慕孫儷的幸福時,卻不知孫儷包容了鄧超多少「毛病」。鄧超在生活上不會照顧自己,甚至連行李都不會收拾。有一次在北京的鄧超要去外地拍戲,孫儷特地從上海飛到北京,幫他整理好行李,還要貼上字條。

還有一次,孫儷拜託婦科醫生給鄧超約個體檢,結果鄧超在婦科等了半天,還說沒人理他。生活中的鄧超需要人包容和照顧,而孫儷卻完全接納了這種不足,將兩個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親密關係》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說:「親密關係的核心就是無條件的愛。」打開幸福婚姻的那把鑰匙,就是無條件地接納伴侶的不完美,放過婚姻里的雞毛蒜皮和瑣碎。沒有一段婚姻是百分百的完美,沒有一個伴侶是百分百的契合。

放過孩子,允許孩子慢慢來。

香港有部紀錄片叫《沒有起跑線》,這部紀錄片揭示了香港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巨大焦慮感。紀錄片里有位叫Lrene的27歲媽媽,已經有一個兒子,還懷著一個女兒。她對大兒子的教育比較佛系,在上幼兒園之前幾乎沒有讓孩子上過什麼興趣班,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想讓自己成為怪獸家長」。但是,當她帶著兒子去幼兒園面試時,才發現兒子已經輸在起跑線很遠的地方。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份落後於人的強焦慮,讓她將焦點投射到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她決定這次要讓妹妹贏在子宮裡。

就因為父母長期的高度焦慮,逼迫著孩子不得不承受高壓的競爭環境。這種環境已經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據了解,一些孩子已經需要定期去看心理醫生,甚至有的孩子需要服用精神類藥物。

北大教育學院副教授蔣承說:「對『教育落後』的恐慌導致每個人都鉚足了勁,沒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後,所以家長就推著孩子往前、再往前。「盲目地推著孩子往前趕,讓孩子丟失了許多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比如熱愛的夢想、比如發現美的眼睛、比如內心的那份淡定……」

失去這些,孩子會成為學習的傀儡,長大後,會成為一個內心空洞,對生活失去熱愛的人。孩子的一生是一場馬拉松,贏在起點,未必就能贏在終點。所以,放過那個奔波在各個課外班的孩子,放過那個拚命刷題就為了提升排名的孩子,放過那個明明很累,也要努力撐下去的孩子。

放過父母,才有屬於自己的歸途。

《人生海海》中說:「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迹;有些事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這段話是著名作家麥家所寫。

在父親去世三年後,他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揭開了內心的傷疤,最終與決裂多年的父親和解,也與自己的人生和解。麥家的父親是一位嚴苛又脾氣暴躁的人,而年少時的麥家非常叛逆,每次與別人打架,他總免不了要挨父親的一頓打罵。

有一回,因同學辱罵他的父親,麥家又跟同學打起來。結果,他的父親提著根毛竹趕來,麥家以為父親是來幫他的,卻沒想到,父親當著所有人的面,重重地給了他兩個耳光。就是這兩個耳光,讓麥家從此對父親關上了心門,從此成了陌路人,整整20年。

直到他自己做了父親,他的兒子在初二時期,突然關上了自己的房門,突然拒絕與父母對話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曾經對父親的那種決絕是多麼令人心痛。

《人生海海》就是麥家內心的一次療愈和重塑,是一次理解,更是一次深深的懺悔。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接納父母的不完美開始。就如有句話說的:「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丟掉原生家庭的包袱,放過父母當年的種種,人生只有往前才有風景,往回只有失落和懊悔。

與父母和解,與往事妥協,才能內心不留遺憾,讓愛延續到下一代。

作家白落梅曾寫過一句話:「生的終點,不是在山水踏盡時,也不是在生命結束后,而是在放下包袱的那一刻。」放過伴侶的不足,你的低期待與高容忍才是婚姻長久的保鮮劑;放過孩子的不爭先,靜待花開遠比拔苗助長更讓你收穫驚喜和欣慰;放過父母對你的那些虧欠,跨過那堵心牆,才會發現生活的真相就是愛的流動與傳承。



人,只有放過這些執念,才能擁有輕鬆快意的人生。你,只有不為難身邊的人,才會不為難自己,才能真正解脫自己的心。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buzzhand.com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