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房價比天高,說起來,咱們每個人家裡都是「寸土寸金」。有限的地盤,怎麼安置,其實非常體現家庭文化 …
這個問題,花友@阿褚是這麼看的:與其囤這囤那,把家變成雜貨倉庫,不如來個「斷舍離」,為孩子「扔」出一個家庭圖書館。
@阿褚在花生社區分享了自己這個想法和做法後,大家可以說是反響熱烈。是啊,讓孩子在家每時每刻都能遇見大量圖書,想不愛讀書都難!
這個周末,來看看@阿褚打造家庭圖書館的「斷舍離」思路。文末還有好幾個很實用的圖書收納攻略。行動起來,咱們都做「書香人家」^_^
本文由小花生網友@阿褚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首發於北京育教通「阿褚帶娃」欄目
一說到童書,我瞬間充滿了激情,甚至忘記「傾聽」兩字,成了話匣子小姐。
我堅信,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滿籯,而是一書屋。我們沒有讓孩子上任何智力類的課後班,節省下來的費用全部充為買書的預算。
家再小,也容得下一個圖書館!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我們住的家不大。然而,再小的家,也能裝得下個圖書館 - 是的,圖,書,館,不是讀書角。
剛回北京時,我們還住在郊區,我們給孩子準備了一個圖書館,用一整間屋子來放書。我們起名叫做 「獅子圖書館」(the Lion Library,為什麼取這個名字,下次再講)…
小房子圖書館一角
後來,為了離學校更近,好讓孩子多睡會,我們搬到了三環里,家小了一半。為了還能放下藏書量仍在不斷增加的獅子圖書館,我們想盡一切辦法節省空間。
1、處理衣物:送、捐、扔 ...
從原來兩個三開門衣櫃,縮減到現在一個一開門的嵌在牆裡的擱物架,以及幾個放在床底的(放非當季衣物的)旅行箱。平時可穿可不穿的衣物全被處理了,例如,很占空間的五件大衣一件不留…
圖片來自網絡
2、扔雜物
凡是閒置一年的雜物,統統不要!
3、不用的書,少占書架空間
那些擺設書(各類高大上但從來不翻閱的)可以打包,束之高閣;我和先生的書各自放辦公室,只留床頭櫃的空間放正在看的書,家裡空間儘量只放孩子的書。
4、不亂買「垃圾」回家
不需要的不買,更不會因為便宜或打折而動心。雖然仍保留了買旅遊紀念品的習慣,但只限於不占空間的,如冰箱貼。
5、不囤貨!
打個比方,不會因為洗衣液搞活動,買二送一,就一下子買三個囤在家裡,家裡的空間金貴,絕不用來當倉庫!
圖片來自網絡
一次去幫閨蜜搬家,見她什麼都打算搬到新家,我「嘲笑」她:難道你打算把幾萬甚至十幾萬一平的天價面積當放雜物的倉庫使?更何況,這麼多東西要收納好,還有追加成本——柜子、儲物架,以及收拾的精力,經常抹灰打掃的勞動力。
換言之,空間面積+儲物器具成本+精力+勞動力=一年難得一用的「閒置物」??
即使留白空間,讓自己和家人在一個寬敞的空間生活,也總比在一個堆滿「雜物」的倉庫生活更有品質吧。所以,她現在也開始各種「斷舍離」啦。
圖片來自網絡
6、把空間用起來!
各種「扔」之後,家還是不夠大。於是放新招,空間重疊使用:
餐廳與活動區合二為一
作業、工作區與休閒區合二為一
主臥與客廳合二為一
就這樣,「獅子圖書館」不但被搬了過來,還有進一步發展的餘地。
在重新布置時,我出手大方地使用空間,除了一排排書架,還有讀書帳篷、閱讀椅、遊戲墊,並且專門留白,布置了些小場景,讓「獅子」有情有趣,可端可裝。
愛看書的小「書」女
守護圖書的小屁虎 (P for Princeton)
愛聽故事的逃跑小兔
有了圖書館,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書 ...
因為家裡到處都是書,孩子在家大部分自由支配時間都在看書。有些書,她反反覆復看,比如 Rainbow Fairies系列(有上百本),她反反覆復看了近兩年,少說也有二三十遍。
最近那套《冒險島數學奇遇記》,從去年年底買來至今還在一遍遍看。還有小豬小象系列,她順手拿一本,會一邊看一邊笑個不停,還要我一起看,大聲念給我聽。
說起這,想到了個小插曲。記得我們剛回北京時,孩子開始上二年級,但她除了會歪歪扭扭寫自己的中文名字,完全不識漢字。學校允許帶課外書去看,她書包里當然是英文的。結果班主任出於善意,要我限制她看英文書,趕緊補中文,我口頭上滿滿地感謝,心裡卻依然堅持原有的正常節奏。
因為我堅信,孩子愛看書就好,識字為了看書,看書不是為了識字。學中文不需要這麼著急,慢慢來就好,我對她完全有信心(一學期後,的確輕鬆跟上)。當時,我和孩子說明了老師的善意,並專門給她買了中英雙語的來「偽裝」,這樣她繼續看,老師也沒意見了。
如今,她看的有中文也有英文,我從不干涉她必須保證多少英文閱讀量。我的任務,繼續當好「書探」。當然,我還是暗暗使勁,想盡辦法找她可能感興趣的英文讀物和其它語種的中譯本,主要是希望她通過閱讀不同國家的優秀作品,能夠了解更加多元的文化。
同學們來家裡,經常熱鬧著熱鬧著突然沒音兒了,過去悄悄一看,原來大家都在看書了
說到這,再嘮叨一遍,學一門外語也一樣,識字是為了看書,看書不是為了識字。
當然,不強迫她看什麼書不等於完全不管。一直到現在,我們還保持睡前故事時間,並打算儘可能久地持續下去,我稱之為這是精神上的「母乳喂養」。
我們達成共識,睡前故事讀哪本書我可以決定。所以,在睡前一小時故事時間,我會有計劃地安排讀物。從去年年底開始,我系統地給她年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並在講歷史故事前,每日一首古詩或一篇詩經。
在圖書館看完書,挑一些準備借回家再看幾遍
雖然每月買書花費上千,但我覺得很值!
每個月我們都花幾千元買書(外文書占了很大比例,所以貴了許多)。然而,並不是每本買來的書她都看,我也從沒強迫她看什麼書。
這點,一次在和一位老師聊天時,他說得很有道理:「不能指望買的書孩子都看,能看家裡適合她看的藏書的20%就不錯啦。」
我暗中觀察,20%還真可以有。那麼,理想狀態,家裡書越多,她看得就越多。有了20%為上限的預期,即使買來的書有些她不看,我也不心疼了。
碰到書實有些貴得心疼時,我就安慰自己——還好,還好,我也不喜歡包,人家一個包至少幾百刀甚至上千,可以換不少書啦。
題外話,記得大學一位舍友愛茶葉蛋,碰到什麼她都換算一下要是買茶葉蛋可以買多少了(某某某,歡迎對號入座)。如今,書成了我的等價換算物了。不知你的等價換算物是什麼;)
或許是我個人喜歡繪本的緣故,我覺得再大的孩子(和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適合看。直到現在,雖然孩子早就開始看章節書了,但只要碰到好的繪本,毫不猶豫——買。
說起這,還有個小插曲。和家長們聊天,每當有家長說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該再看繪本了,甚至還限制孩子接觸繪本,我聽了那個心疼,忍不住要辯幾句。好的繪本畫風優美,各成風格,好的繪本文字簡潔流暢,含義深刻,好的繪本絕不比章節數遜色,甚至往往更勝一籌。還是那句話,識字是為了看書,看書不是為了識字。
事實上,繪本也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從給嬰幼兒的撕不破硬板書,到給幼兒園孩子的,再到給小學生的(她之前那所學校,在給3-4年級開的書單,有60%依然是繪本),內容側重點各有不同,甚至有些把成年人也列為目標讀者。不同年齡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瓊·穆特(Jon J Muth)的著作。繪本,是喚醒智慧的一把鑰匙。
圖為Jon J Muth的繪本 Zen Ghosts
當然,繪本通常要貴很多,這也正常,畢竟印刷成本和紙張成本都要高很多。而且質量越好、越有創意的繪本,對顏色、紙張和製作工藝的要求就越高,價錢自然越貴,如Beautiful Oops,the Color Monster。與此相對應的,一本出色的繪本給孩子帶來的驚喜,也是無限的。
至於買什麼書,我們的來源主要有四個渠道:
一是和她一起去圖書館和書店,讓她自己找感興趣的,看了之後喜歡的,買。
二是觀察她每個階段偏好的類型,比如她一直喜歡善良、童話型的,相信魔法,我會專門留心這類書,有遇到合適的,買。
三是各大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推介,看了評價或試讀後感覺好的,買。
四是去國外學校的網站找學校推薦書單,再去網上一本本找評價或試讀,情投意合的,買。
當然,這個過程中肯定有我的個人偏好,所以買來她不看的也無可厚非,至少我自己可以看,而且不知什麼時候她可能突然感興趣了呢。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蘇斯博士的這句話,和大家共勉!
The more that you read,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know.
The more that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ll go.
source: https://mp.weixin.qq.com/s/JTwTsg4UQEIZDlBy6lRoPA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