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沙盜墓者被稱為「土夫子」,因為早年是靠到長沙城裡賣黃土,給人家做煤掙錢的,他們在挖土過程中挖出了不少古墓,便將找出的隨葬寶賣給古董店,發現竟然特賺錢,最后土也不挖了,專門挖墓,就此走了職業盜墓生涯。
那麼,過去長沙盜墓者在找墓時有什麼說頭?這篇文章,就來與企鵝號鬼友們說說這事!
圖:現代考古現場,整個墓穴已完全被挖,古棺被吊離。
在長沙,有的古墓用本坑土回填;有的把本坑土棄之於周圍不用,取地表上層的黃土或從外地運來一種新的土做填土;有的用幾種土摻雜在一起的混合土回填。這是因為,各個時代葬制與風俗的差異,墓葬使用的填土也不一樣,各具特色。
長沙一帶的較大型古墓葬,墓土的區別大致如下:
春秋、戰國早期墓,常用紅色網紋土(本坑土)回填,逐層進行夯築;春秋墓與戰國墓的區別,可從埋葬的深淺上區分:前者淺一點,後者深一點。因為兩個時期造墓習慣用本坑土回填,故留在墓口的余土不多,在勘探時會發現,墓口紅色網紋土比較薄。
戰國晚期墓,開始用紅色網紋土與黃土混合拌制回填,並分層夯緊。這種混合土,因黃土黏性強、結構緊密、有一定的密封效果,保存情況好於春秋墓。
戰國墓、漢墓特別重視密封,一般會在葬具上下左右,填充一定厚度的白膏泥。有的還置放木炭以防潮防滲,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就是這種情況。
順便說一下「白膏泥」。
關於「白膏泥」,我曾在《中國人盜墓史》中寫到過。「白膏泥」,學術名稱是「微晶高嶺土」,是一種極純凈的黏土,在中國不少地方都有分布。江西景德鎮高嶺的「白膏泥」質量最好,故取名「高嶺土」。因為這種土潮濕時呈青灰色,故也稱「青膏泥」;曬乾後則呈白色或青白色,才稱「白膏泥」。
圖:挖棺現場,古棺被硬化的白膏泥包裹著。
因為黏性大、分子緊密,有神奇的防腐效果。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了「白膏泥」這種特性,秦漢時期的大型墓葬很少不用「白膏泥」的。如果當地沒有「白膏泥」,則用石膏、石灰來合成,人造「白膏泥」,也相當管用。
西漢早、中期墓,常用純粹的黃土回填,這種黃土粘性好,很適合做煤球摻到煤里。所以之前的做黃泥生意的土夫子,正找這種泥挖,一一挖就挖出了古墓。
古人的築墓時,從坑內挖出來的紅色網紋土往往棄放於周圍。所以,探查中會發現,漢墓附近的紅色網紋土層比較厚。當然也有個別墓特殊,有的西漢早期墓用一種含細沙質的「五花土」做填土,如馬王堆一號漢墓。西漢晚期墓,往往從外地運來一種黃沙泥做填土,這種土質因含細砂石,結構力不強,夯築不緊。
圖:開棺現場
東漢墓,填土情況與西漢墓相似,但不用黃沙泥做填土。方型的東漢墓還有「嵌邊」,在墓壁的四周填塞「青膏泥」、「白膏泥」,一般厚度不超過50厘米。夯土不如西漢墓緊密、有點松,俗稱為「泡築版(板)」。
東漢以後至唐宋的土坑墓,又喜歡用黃土回填,但土內雜質較多、不純凈、土色偏黑,夯築不實,夯土層的厚度也不規則,沒有前人造墓講究和精緻。
土夫子真有一手從上述現象中,可以歸納出長沙盜墓賊的斷代「秘訣」——
春秋戰國是紅土,
西漢回填用黃土;
東漢不用黃沙泥,
唐宋墓坑多黑土。
湖南省博物館曾參考和使用土夫子的這份「秘訣」,準確地找到了不同年代的古墓,不服不行!上述秘訣要結合實際進行研讀,如有些大型古墓,因填土用量極多,便會在附近另挖土坑,作為拌制填土的場所。
圖: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現場,棺材尚在下面,未完全暴露。
1977年冬,湖南考古專家在長沙新站楊家山朝陽二村居民區清理古墓時,相繼挖出了並列的兩個方坑,其形制與漢墓相似,無盜坑,填土板結、沒有夯層。考古工作者認為是古墓坑,便進行了清理,但挖到底也沒有發現一件隨葬器,空無一物。後懷疑是造墓時拌制填土的廢坑,遂向四周探查,結果在南邊不到50米的地方,找到了一座有階梯式墓道的西漢晚期土坑豎穴大墓。
另外,古代不少墓還會設有排水溝,如果探查中發現了排水溝,也可以斷出年代。漢代土坑墓的排水溝,在墓外延伸很長;東漢與南北朝磚墓的排水溝,用青磚嵌砌或管道鋪墊。自然,如果先發現排水溝,沿著水溝向上方探查,可以順藤摸瓜,找出古墓。
圖: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發掘現場,條件比長沙馬王堆墓時好百倍,已建起了巨大的施工棚。
其他地方的盜墓賊也有與湖南盜墓賊差不多的斷代經驗。不同的是,紅土層的變化不再作為主要的斷代依據,因為紅土是湖南長沙一帶獨有的,中國大部分地區以黃土為主,「白膏泥」的使用情況往往會成為其他地區盜墓賊斷代的一個主要參考指標。
從「白膏泥」層的情況,還可以判斷棺材是否完好。造墓時做「白膏泥」層時,表面都要做得平整,然後才填封土。如果發現「白膏泥」層有部分下沉的情況,顯示葬具可能腐爛了。
當然,在未發掘之前,墓的斷代除了從封土情況判斷外,依據探出的墓葬形狀、墓穴大小、棺槨脫落的漆皮及碰巧帶上來的隨葬品,比看封土更牢靠。我在河南安陽調查時,一位民國時有父輩參與過當地找古活動(盜墓)的老人便稱,看漆皮,一可斷定下面有古墓,二可估算埋葬的時間。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