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_-,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把死者的遺體擺成安眠的樣子,再綴以幾朵玫瑰花,咔嚓一聲,從此永世流傳——夠詭異吧?事實上,這一看似虛構的鬼片情節並非空穴來風,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這可 ...


把死者的遺體擺成安眠的樣子,再綴以幾朵玫瑰花,咔嚓一聲,從此永世流傳——夠詭異吧?事實上,這一看似虛構的鬼片情節並非空穴來風,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流行文化。

19世紀初,人物肖像畫在歐洲風靡一時,社會名流們都願意花大價錢請畫家留住自己或家人的倩影。1839年,由於銀版照相術的出現,這項原本屬於權貴階層的活動變得更加平民化。與之同時,遺體藝術攝影(Post-mortem Photography)也為大眾提供了一種更為便宜、快捷的方式,用以紀念他們逝去的摯愛。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尤其是對於那些早年喪子的年輕夫婦來說,他們的孩子來世間驚鴻一撇便匆匆歸天,一張死後的相片很可能就是留存後世的唯一紀念了。於是悲傷的父母把自己的愛子精心打扮,拍下他們在綴滿鮮花的搖籃里安睡的最後容顏。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考慮到那個時代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這種行為漸漸流行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隨著後來攝影技術的進步,人們還衝印出更多相片的副本,寄給多位親朋好友。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到19世紀末,遺體藝術攝影甚至成為時尚,對象也從早夭的幼童擴展到故去的成年人。為了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攝影師還會為設法讓他們擺出各種造型:抬起他們的一隻腳,或是將手臂散淡地搭在椅背上,像在等著喝下午茶似的。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有時候,活著的人還會與他們故去的親人合影。面對鏡頭,他們個個面帶微笑,那個閉眼的家族成員仿佛只是被快門閃花了眼。甚至於,利用某種支撐,他們還能讓死人睜眼,當然,這目光不會太友善。但是對於剛剛遭受了親人離世打擊的人們來說,這樣已經彌足珍貴了。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進入20世紀後,隨著快照技術(Snapshot)的飛速發展和相機的日益普及,從前難以捉摸或說代價高昂的浮光掠影都能輕易留下了,那種「生前連張相也沒來得及拍」的遺憾越來越少,「只此一次」的死亡留影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當然,也有一些意義重大的「正式紀念肖像」一直延續到了下一個百年。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膽小勿入!19世紀流行的遺體藝術照!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