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最新研究證實,徹底消滅蟑螂能顯著改善室內空氣質素。研究人員發現,室內過敏原及內毒素的濃度與蟑螂數量成正比,當成功防治害蟲並減少蟑螂後,兩者的濃度均大幅下降。
蟑螂糞便釋放大量細菌毒素
內毒素是細菌死亡時釋放的細胞壁碎片,能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並引發過敏反應。蟑螂屬雜食性昆蟲,腸道內存有豐富多樣的微生物群,牠們會透過糞便排出大量內毒素。研究團隊在受蟑螂侵擾的住宅塵埃中,發現大部分內毒素來自蟑螂糞便。
研究亦發現,雌性蟑螂產生的內毒素量約為雄性的兩倍,因為雌性蟑螂進食量較大,尤其在懷卵期間。廚房因食物豐富,內毒素濃度比睡房高出近一倍。
實地監測證實害蟲防治成效
研究團隊在 Raleigh 的多戶公寓進行實地監測,收集地板及空氣中的塵埃樣本,量度其過敏原與內毒素濃度。結果顯示,蟑螂數量較多的住宅,兩種污染物濃度均明顯較高。
當滅蟲專家介入並成功消滅蟑螂後,過敏原及內毒素濃度顯著下降,至於未經處理的住宅,污染物濃度則維持在高水平。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昆蟲學傑出教授 Coby Schal 指出:「當你消滅蟑螂,就能消滅牠們的過敏原。小幅度減少沒有幫助,因為剩餘的蟑螂會繼續排出更多污染物。」
空氣傳播加劇呼吸道問題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過敏原及內毒素除了會沉積在表面,更會飄浮於空氣中,容易被吸入體內。對患有哮喘或過敏症的人士而言,吸入這些空氣污染物會惡化呼吸道症狀,此情況在蟑螂侵擾較普遍的低收入市區尤其嚴重。
研究亦發現,在受蟑螂侵擾住宅的空調過濾器中,過敏原含量比未受侵擾的住宅高出 6.3 至 11 倍。這顯示大規模的蟑螂侵擾,可在住宅內沉積數以百萬計的內毒素單位。
Schal 表示,團隊計劃進一步在哮喘動物模型中,測試蟑螂過敏原與內毒素的相互作用,以探討兩者會否令哮喘症狀惡化。研究強調,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蟑螂防治方法,應視為改善室內環境健康的首要步驟。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