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

【評測】ROG Xbox Ally X 評測(上) 手感似足 Xbox 手制 + 顯示效果中上

【評測】ROG Xbox Ally X 評測(上)手感似足 Xbox 手制 + 顯示效果中上
總分91ROGXboxAllyX$6,998查詢:ASUS(35824770)處理器AMDRyzenAIZ2Extreme2.0GHz八核心圖像處理晶 ...




總分91

早前 ASUS ROG 就宣佈與 Microsoft 合作,推出首部以 Xbox 品牌聯乘的 ROG Xbox Ally X 掌上遊戲機,而今日這部掌機終於正式在香港推出。Edward 會分為兩篇為大家分享一下這部全新 ROG 掌機的表現,在第一部分先為大家分享機身介紹及上手手感吧。

ROG Xbox Ally X 開箱直擊

在為大家分享 ROG Xbox Ally X 的上手手感體驗前,先讓 Edward 為大家來個開箱直擊吧。

▲ASUS 近日就正式在香港推出首度與 Microsoft Xbox 聯乘的 Xbox Ally X Windows 掌上遊戲機。

▲一打開盒就會見到 ROG Xbox Ally X 真身蓋在初始設定說明書的紙下,它會叫用家先插上電源之後再開機。

▲盒蓋上有一個黑色小盒子,開啟後會見到官方附送的紙皮機座,設計算是精美,不過耐用度筆者覺得應該一般。

▲拿走初始設定說明書就見到 ROG Xbox Ally X 的真身了。

▲拿走遊戲機,就會見到包裝盒底層,打開左、右蓋就會分別見到跟機火牛以及電源線。

▲而中間的黑色紙盒,打開就會見到說明書及保養證。

▲之後接上電源後再長按電源鍵,就可以開啟系統並進行初始設定了,值得留意的是開機動畫今次加入了 Xbox 標誌,代表了今次 ASUS 與 Microsoft 的合作。

把手激似 Xbox 手制但機身偏重

先說機身設計吧,今次新機 ASUS 將它命名為 ROG Xbox Ally X,意思自然是在 Ally X 的基礎上加入 Xbox 元素。事實上,ROG Xbox Ally X 的機身佈局與上代 Ally X 真的十分相似,不過今代就採用黑色作主色,加強了其專業感,但少了幾分上代白機的時尚感。另外,機身除了加入了 Xbox 專屬按鍵外,機身亦加入了 ROG 及 Xbox 暗紋,而最重要的是把手位亦參考了 Xbox 的人體工學手制而設計,把手比上代變得更深更彎,令大家即使長時間握機遊玩,機身仍能穩妥放在掌中,有效令手腕不會易感疲倦,亦不會容易跣手,可說是近年玩過手感最舒適的 Windows 掌上遊戲機。不過它的機身偏厚及重,而且機感比上代更「膠」,可說是「有辣有唔辣」了。不過整體來說,ROG Xbox Ally X 在經過筆者長時間遊玩後,仍然覺得是不錯的。

▲今次 ASUS 推出的 ROG Xbox Ally X,是首次名稱上 ASUS 與 Microsoft 聯乘合作推出的 Windows 掌上遊戲機,所以無論是機面印著的名稱還是圖案,都印有 Xbox 的影子。

▲ROG Xbox Ally X 機身採用全黑色設計,與上代 ROG Ally X 一樣,加強了其專業感,但少了幾分之前白機的時尚感。

▲機身佈局其實與 Ally X 分別不算太大。

▲不過機身設計就加入了不少 Xbox 元素,包括:加入了 Xbox 專屬按鍵,而機身亦印有 ROG 及 Xbox 的暗紋。

▲當中的 Xbox 按鍵,一按即可進入 Xbox 介面,令介面達到「去 Windows 化」的效果,更像一部遊戲機。

▲不過最重點的設計改動,就是把手位改深及改彎了,更似 Xbox 遊戲機本身的手制,這個改動令大家即使長時間握機遊玩,機身仍能穩妥放在掌中,有效令手腕不會易感疲倦,亦不會容易跣手,可說是近年玩過手感最舒適的 Windows 掌上遊戲機。

▲不過新機由於內建了大容量電池及改良了的散熱系統,所以仍然偏重及厚。

▲筆者以電子磅量度過,ROG Xbox Ally X 機身達到 718.9g 重量,不過幸好它的人體工學設計,即使機身比較厚及重,長時間握著打機也不會易感疲倦。

▲至於機身配置方面與上代分別不大,機身頂部近右方見到電源鍵、3.5mm 音訊複合插孔及 UHS-II microSD 記憶卡槽。

▲電源鍵依然內建指紋辨識器,可以登記了的指紋登入系統。

▲而較近機頂左側位置,就會見到音量鍵及兩個 USB-C 插槽,當中較接近 LB / LT 鍵的一個屬於 USB 4 制式,可以支援 Thunderbolt 4、DisplayPort 1.4 及 PD 3.0 格式。

按鍵操控感歷來最佳

至於操控方面,ROG Xbox Ally X 由於參考了 Xbox 手制外形而設計,所以除了仍採非對稱搖桿設計外,搖桿亦改用了霍爾效應搖桿,筆者體驗時感覺它比上代搖桿實淨得多,推動時會有輕微阻力,不像上代般「鬆泡泡」,有助解決之前出現的飄移問題,操控角色移動亦更加精準。另外,它依然設有 ABXY 及十字鍵,而且今代加入了 Impulse Triggers 功能,令大家玩射擊或格鬥遊戲時有更佳的觸覺回饙,這一點同樣值得一讚。此外,機頂左右角仍各設有一對操控鍵,機背亦設有 M1 及 M2 一對巨集鍵,不但用家可自設功能,而且所處位置大約是兩隻手的中指擺放位置,簡單來說整部 ROG Xbox Ally X 的操控均是經過精心設計,令大家雙掌一放在機身上,就知道哪隻手指應用於操控哪些按鍵,可說是歷來操控最佳的 ROG Ally 掌機。

▲操控方面,ROG Xbox Ally X 由於參考了 Xbox 手制外形而設計,所以除了仍採非對稱搖桿設計外,搖桿亦改用了霍爾效應搖桿。

▲筆者體驗時感覺它比上代搖桿實淨得多,推動時會有輕微阻力,不像上代般「鬆泡泡」,有助解決之前出現的飄移問題,操控角色移動亦更加精準。

▲它依然設有 ABXY 及十字鍵,而且今代加入了 Impulse Triggers 功能,令大家玩射擊或格鬥遊戲時有更佳的觸覺回饙,這一點同樣值得一讚。

▲機頂左、右角依然內建了 LT / LB 及 RT / RB 操控鍵。

▲這些按鍵在今代的操控手感更加實在。

▲而在機背就依然設有 M1 及 M2 兩個巨集鍵。

▲按鍵剛好設於中指位置,按動亦十分輕鬆。

顯示惜非 OLED 但表現仍中上

至於顯示方面,ROG Xbox Ally X 內建了 7 吋 1920 x 1080 FHD 解析度的 120Hz 觸控熒幕,基本上與上代配置相近。筆者覺得今代比較可惜的,是 ASUS 未有將 ROG Xbox Ally X 的熒幕升級至採用 OLED 材質,令黑位始終不夠實淨,對比度及飽和度亦未及 Steam Deck OLED 般理想,亮度亦維持在 500 尼特峰值水平,在一般室內玩其實問題不大,但如果要在街上玩的話就稍嫌不夠光。不過顯示質素方面,ROG Xbox Ally X 的熒幕其實還算不錯,色彩亦算自然,顯示亦夠清晰,雖然水平只屬中上級數,但應已足夠應付一般用家所需。

▲顯示方面,ROG Xbox Ally X 內建了 7 吋 1920 x 1080 FHD 解析度的 120Hz 觸控熒幕,基本上與上代配置相近。筆者覺得今代比較可惜的,是 ASUS 未有將 ROG Xbox Ally X 的熒幕升級至採用 OLED 材質,令黑位始終不夠實淨,對比度及飽和度亦未及 Steam Deck OLED 般理想,亮度亦維持在 500 尼特峰值水平,在一般室內玩其實問題不大,但如果要在街上玩的話就稍嫌不夠光。

首採 Z2 Extreme 處理器表現值得期待

最後硬件配置方面,ROG Xbox Ally X 作為 ROG 旗艦最新最高階的掌機,自然內建了最高規格的配置,包括內建了旗下首次採用的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2.0GHz 處理器,以及 24GB LPDDR5X RAM 和 1TB PCIe 4.0 NVMe M.2 SSD。它亦內建了 80Whr 4-cell 鋰電池,對於使用時間來說應有一定保證。牌面上這個配置基本上應可運作大部分 indie 類遊戲,即使是 3A 大作應付起來應該亦足夠,但至於實際表現如何?在運作不同遊戲時可以有多少幀率?在充滿電打機時電量耗用會否依然很快?這些就留待 Edward 多測試一星期,在下篇效能測試篇再為大家揭曉吧。

▲硬件配置方面,ROG Xbox Ally X 作為 ROG 旗艦最新最高階的掌機,自然內建了最高規格的配置,包括內建了旗下首次採用的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2.0GHz 處理器,以及 24GB LPDDR5X RAM 和 1TB PCIe 4.0 NVMe M.2 SSD,對於它的性能表現值得期待。

▲它亦內建了 80Whr 4-cell 鋰電池,對於使用時間來說應有一定保證。亦支援 65W 有線充電,回電速度亦應夠快。

初步總結:手感明顯提升期待效能表現

初步試玩過 ROG Xbox Ally X,今次加入了不少 Xbox 元素後,Edward 覺得是十分討好的,尤其是參考 Xbox 手制設計及佈局而改動的機身風格,對於長時間打機體驗有十分理想的提升,不但本身是 Xbox 遊戲機的用家可以無縫上手,即使是從未接觸過掌機的用家,用它來打機也有十分理想的手感。雖然機身膠感較重,亦因為內建了大電及改良了的散熱系統無可避免令機身更厚及重,但這些缺點也被更具人體工學的機身設計而掩蓋了。當然,熒幕未有升級至 OLED 材質確是一大遺憾(畢竟此機索價近 7K……),但相信官方也是為了平衡效能、表現及耗電而作出此決定,所以亦可理解。當然,升級至 Z2 Extreme 的 ROG Xbox Ally X,究竟在打機上有多大進步?筆者個人亦很期待,待評測完成後再為大家帶來下篇報告吧。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