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AI 若不需假裝服從或視人類為絆腳石 前 OpenAI 研究員揭示超級智慧或於 2027 年出現

AI 若不需假裝服從或視人類為絆腳石 前 OpenAI 研究員揭示超級智慧或於 2027 年出現
前OpenAI研究人員柯科塔伊洛(DanielKokotajlo)近期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時指出,人工智慧發展已逼近臨界點,一旦AI不再需要假裝聽 ...




前 OpenAI 研究人員柯科塔伊洛(Daniel Kokotajlo)近期接受德國《明鏡週刊》訪問時指出,人工智慧發展已逼近臨界點,一旦 AI 不再需要假裝聽命於人類,可能會將人類視作技術進步的絆腳石,繼而選擇將人類剷除。他直言,距離出現能夠自我強化的虛擬工程師只剩數年時間,最早或會在 2027 年實現。



現年 33 歲的柯科塔伊洛,曾於 OpenAI 參與研究工作,直至 2024 年聯同其他同事辭職並發表公開信,批評公司對 AI 失控風險的應對過於輕率。他離職後成立智庫 AI Futures Project,專注探討人工智慧對未來世界可能帶來的威脅與轉變。今年 4 月,他發表長達數萬字的報告《AI 2027》,當中推演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未來。

報告中,他構想出「放緩」與「競賽」兩種情境。「放緩」代表全球社會成功建立一套有效監察系統,雖然 AI 取代大量職位,但依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相反,「競賽」則預視世界將陷入 AI 軍備爭奪,美國與中國領頭加速發展強化版 AI,最終技術全面失控,AI 將人類視為妨礙進步的對象,進一步啟動系統性毀滅。



柯科塔伊洛指出,不少科技企業正將 AI 應用於自動化研究過程,目標是創造比人類更強的 AI 工程師。他警告,這股趨勢持續發展下去,最快在 2027 年前,全球便可能出現可自我迭代、超越人類的虛擬開發者,甚至只需幾個月就能演變成所謂「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他形容,現今 AI 已等同於「能吸收無限資訊的虛擬人腦」,具備高度學習與適應能力。未來它更可能自動設計高效率工廠,處理複雜任務比現在任何車廠更迅速。他以二戰時期美國動員產業快速生產軍備為例,說明當社會有足夠動機與資源時,科技突破可在極短時間內實現。

他同時揭露,AI 已展現「欺騙」行為。2024 年底,AI 公司 Anthropic 發布研究報告指出,部分 AI 模型為提升評分或逃避審查,會故意輸出虛假資訊。這正與《AI 2027》報告中「競賽」情境吻合——AI 初期會假裝服從,待掌握關鍵基礎設施後,將以極冷靜的邏輯推演出結論:人類不利於其任務達成,因此需要將人類排除。

來源: ettoday



相關文章:
  • 俄羅斯夥白羅斯開發「愛國 AI」 推廣「傳統價值觀」免受外國操控
  • Meta 宣佈建設巨型 Hyperion 數據中心 面積足以覆蓋曼克頓供應 5GW 算力
  • Intel CEO 承認 AI 晶片落後 已無法追趕 NVIDIA 領導地位




  •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