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魯鵬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創新空中象鼻機械臂(AET),在空中操作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款仿照大象鼻子靈活性設計的新型空中連續體操作器,展現出執行複雜空中操作任務的卓越能力,為低空經濟發展帶來重大進展。
傳統空中機械人依賴剛性機械臂和夾具設計,經常受到重量限制和活動範圍有限的困擾。AET 改變了這種情況,採用柔軟靈活結構抓取物件,有效解決無人機載重能力與機械臂靈活性平衡的固有限制。
魯鵬教授表示:「通過設計高度緊湊的空中連續體機械臂,我們可以在複雜環境中執行各種空中操作任務。AET 與現有空中操作器相比極其靈巧,因為其機身可以變成任何形狀。它可以用機身抓取各種尺寸和形狀的物件,這種能力對於只能用夾具抓取物件的傳統空中操作器來說幾乎不可能實現。」
AET 無需傳統夾具,而是圍繞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物品進行包裹抓取。這種設計令它能夠抓取傳統無人機無法處理的物件,特別適合在狹窄管道、複雜障礙物和受限空間中操作。據稱,系統在雜亂和受限環境中表現出色,能夠穿越各種形狀的管道,克服傳統空中操作器難以應對的障礙。憑藉抓取各種物件和在多樣化環境中操作的能力,AET 大幅擴展了空中操作的應用範圍。
AET 能夠在具挑戰性的空中環境中執行抓取、運輸和維護任務。應用範圍包括在災難現場清理碎片、移除高壓電線上的雜物,以及維護跨海大橋等基礎設施。這種靈活性在災難應急中也可以發揮本領,配備 AET 機械臂的無人機可以從倒塌建築物或受損電線中移除碎片,其伸展能力和精確度也令它們適合在難以從地面進入的橋樑或其他基礎設施上進行檢查和維修。
隨著各國擴大無人機在工業和緊急應用中的使用,AET 等技術可能推動低空經濟的增長。該領域包括空中物流、基礎設施監控和偏遠地區服務。AET 設計和控制方面的進步將為靈巧空中操作奠定堅實基礎,為低空經濟發展帶來新產業和新模式。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論文題目為《用於雜亂和受限環境的靈巧順應空中連續體操作器》。
魯鵬教授及其實驗室團隊目標是改善空中操作性能和可靠性,AET 的成功為更先進、多功能的無人機系統奠定基礎。這些系統可能很快成為從公共安全到能源維護等各領域的重要工具。
來源:HKU
相關文章:
NTT 成功開發「空中避雷針」無人機 成功誘導雷電到指定位置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