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警務處「銳眼計劃」持續擴充 每年增加超過 2 萬監視鏡頭 鄧炳強稱 AI 人臉識別為「必然應用」 #鄧炳強

警務處「銳眼計劃」持續擴充 每年增加超過 2 萬監視鏡頭 鄧炳強稱 AI 人臉識別為「必然應用」
警務處去年推出的「銳眼」計劃將進一步強化,保安局最新表示每年增加逾20,000支鏡頭,預計2028年共約60,000支鏡頭覆蓋全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 ...




警務處去年推出的「銳眼」計劃將進一步強化,保安局最新表示每年增加逾 20,000 支鏡頭,預計 2028 年共約 60,000 支鏡頭覆蓋全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 (10 月 3 日) 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目前 AI 識別技術主要應用於人流管制及車牌識別,相關科技「必然會」應用到人身上,警方正研究涉及的資源、科技和優次等問題,有結果會向外公布。



協助偵破 433 宗案件 拘捕 787 人

據保安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截至今年 8 月 31 日,警務處已安裝共 3,985 支鏡頭,並已接入共 4,835 支其他政府部門及其他持份者的閉路電視。系統已協助警方偵破 433 宗案件,拘捕 787 人。早前警方 7 月公布數據顯示,「銳眼」計劃在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期間於全港各區安裝 3,162 個鏡頭,截至 6 月 30 日協助偵破 351 宗案件及拘捕 628 人,當中包括 3 宗兇殺案在 8 小時內破案。



人臉識別技術將分階段研究應用

選委界議員陸瀚民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關注當局會否在鏡頭增設人臉識別技術。鄧炳強指目前已經應用 AI 技術的包括人流較多的地方進行人流管制及車牌識別,例如在啟德場館散場時及通緝犯案的汽車去向。他表示「這個科技自然地日後會應用到人的方面,例如有犯人犯法,如何找出來,是必然要做的」。





委員會主席簡慧敏追問閉路電視目前是否已有人臉識別功能,鄧炳強回應指人臉識別功能是在系統背後資料庫中增加比對功能,屬於系統性的改良,「而家未有呢個系統裝置」。他補充警方正研究使用相關技術涉及多少資源、應用哪種科技和優次問題,都在相關計劃中,有結果時會向外報告。



外國案例顯示準確度達 99%

警方行動部高級警司梁銘亮早前表示,配備人臉識別技術的鏡頭若拍到可疑人士可立即通知後台。他指雖然目前香港的閉路電視並未正式應用,但參考外國案例,人臉識別技術準確度可達 99%。行動部總督察梁彥文指,以往查案需警員以肉眼大量翻查閉路電視,但「銳眼」系統的高階鏡頭可配合 AI 人工智能及人臉識別技術。



警方目標於 2027 年底在全港安裝不少於 15,000 個鏡頭,並將「銳眼」覆蓋版圖擴展,將運輸署、房屋署、康文署以及港鐵公司擁有的閉路電視影像接入「銳眼」系統內。警方亦研究將私人擁有的閉路電視整合至系統內,包括商場、工業大廈和商業大廈等公眾地方的影像。



私隱保障措施

至於保障市民私隱方面,警方表示若鏡頭拍到私人地方將會自動屏蔽,而錄像只會保存 31 日,有調查需要另安排。警務處強調相關操作完全符合私隱等法律要求,會運用數碼屏蔽技術將私人地方徹底遮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任何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都會符合香港的私隱條例,並需要取得私隱專員公署的必要批准。



來源:The Standard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