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一系列高關稅新政,全球供應鏈陷入不安之際,美國海關報關系統卻在關鍵時刻「當機」,導致免除額外關稅的申報代碼無法正常運作。報關系統技術故障超過 10 小時,影響大量「在航」貨物的關稅申報,令進口商、報關業界與物流企業手足無措。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在美國東岸時間 4 月 11 日上午 8 點發布通知,指出用於申報免稅資格的代碼突然失效。這段期間進口商無法透過「自動商業環境系統(ACE)」申報關稅。CBP 於當日稍後時間推出修正措施,表示系統已回復正常,但整個問題持續超過 10 小時。關稅政策依據貨物「開航日」計算,即貨物自工廠或倉儲出貨之日,也就是所謂的「在航」(on the water)條款,適用於所有在 4 月 5 日、9 日與 10 日宣布新關稅前已出發的對美貨物。
CBP 指出,根據最新政策,所有自 4 月 5 日凌晨 12:01 至 4 月 9 日凌晨 12:01 之間裝船、並於 5 月 27 日前完成報關或自倉儲領貨的貨品,若符合「在航」條件,即可申報 10% 額外稅率,取代更高的國別稅率。不過由於技術故障,原本應適用較低稅率的貨品在系統中無法正常申報。
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CBP 建議報關行業者可先提交貨物放行資料,待系統修復後再補交財務資料。一般而言,進口商會同時提交放行與付款文件,以確保貨物流通無阻,此次故障逼使業界改變操作模式,造成作業流程中斷。
有美國物流業高層指出,這次事故凸顯出美國現行報關系統的脆弱性,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推行高關稅政策節奏之快,未給業界足夠準備空間。他坦言,「我們的報關員正在面對空前艱難的局勢,政策反覆、社群媒體說法與行政命令互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
在最新一輪關稅調整中,針對中國進口貨品的關稅率提高至 145%。雖然「在航條款」仍然有效,即貨物只要於政策生效前已從原產地出發,即可享有較低稅率,但系統問題卻導致相關貨物一度無法適用新政策,令企業承受額外財務壓力。
資料來源:CNBC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