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央視揭網購 AI 詐騙手法 買家用假瑕疵圖騙部份退款 #央視

央視揭網購 AI 詐騙手法 買家用假瑕疵圖騙部份退款
央視近日揭露一種新型網購詐騙手法,買家利用AI生成假瑕疵相片申請「僅退款」,令大量電商賣家損失慘重。有毛公仔網店店主表示,買家收貨後傳送相片聲稱玩具「 ...




央視近日揭露一種新型網購詐騙手法,買家利用 AI 生成假瑕疵相片申請「僅退款」,令大量電商賣家損失慘重。有毛公仔網店店主表示,買家收貨後傳送相片聲稱玩具「燒焦又有裂痕」,要求部分退款,但店主將相片上傳至 AI 檢測工具後,發現有明顯 AI 生成痕跡。

檢測工具顯示 AI 造假痕跡

這類詐騙個案並非孤例。有媒體實測發現,只需 20 秒便可用 AI 生成逼真瑕疵商品相片,包括發霉筷子、破裂水杯及有污漬衣服等。測試中媒體向多個平台商家發送 AI 生成瑕疵相片,所有商家均未能辨別真偽,獲得補償成功率高達 75%。在淘寶測試中,媒體發送 AI 生成面膜發霉相片,客服未有質疑便提出補償 8 元人民幣(約港幣 8.6 元)方案,金額接近商品售價 20%。

涉及金額大可構成刑事罪行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郭旨龍指出,AI 服務供應商有義務在明顯位置添加明顯標示,讓用家一眼看出內容由 AI 生成。人工智能技術演算法工程師蕭子豪表示,如合成內容涉及食物或商品,需加大對用戶指令意圖判斷力度,例如擴大水印面積。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表示,用 AI 生成相片騙取退款具法律風險。如果買家騙取金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 3,000 元人民幣(約港幣 3,240 元),AI 造假騙退款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惡意退款黨轉用 AI 騙貨

有網民指出,惡意退款已成為電商風險成本點,從個體投機演變為系統性風險,最終傷害除商家外,更是誠信買家,全體誠信買家將會為此「埋單」。律師事務所顧問透露,曾遇過不止一宗商家因消費者用 AI 假圖申請「僅退款」,導致店舖利益受損而尋求法律協助個案。專家提醒商家要第一時間保存好對話紀錄、假圖證明等證據。平台亦需對確有非法意圖用戶實施嚴厲處分,並持續監控。

全球電商同受 AI 詐騙威脅

這類 AI 詐騙問題並非中國獨有。英國近期出現不法商家利用 AI 生成相片,假冒本地家庭式企業欺騙消費者購買廉價商品。美國專家警告,詐騙者愈來愈多利用 AI 在社交平台生成假廣告,令消費者更難辨別真偽。網絡安全機構 Trend Micro 報告指出,詐騙網絡現時利用 AI 驅動機械人管理假冒商品清單、自動化客戶互動,甚至模仿真實賣家行為。

資料來源:cnBeta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