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7 屆台灣金曲獎將於 12 月 1 日開放報名,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首次將生成式 AI 使用規範納入參賽條件,規定曲、詞、編曲與人聲若為全 AI 生成,不得參加該類獎項。調整反映 AI 技術於音樂製作漸趨普及,令報名條件更明確。
輔助創作可接受 完全生成不符資格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表示,近年生成式 AI 於音樂產業應用越趨普及,包括旋律生成、人聲模擬與音色處理等,創作者已廣泛應用於不同製作階段。是次修訂參考部分國際音樂獎項做法,並經蒐集業界意見後完成。
按本屆規範,創作者可在創作流程中使用生成式 AI 作為輔助工具,但若某項創作內容完全由 AI 生成,該部分即不得參與相應獎項評選。例如歌曲旋律若全由 AI 生成,便不能報名最佳作曲人獎;若歌詞或編曲完全使用 AI 生成,亦不能報名相關獎項。人聲若以 AI 生成,同樣不得報名歌手類獎項。
國際獎項陸續制定 AI 規範
台灣金曲獎新規範與國際音樂獎項做法一致。Grammy 於 2023 年 6 月更新規則,規定「只有人類創作者具資格獲提名或獲獎」,並指出「完全缺乏人類創作成分的作品不符合任何類別資格」。Grammy 行政總裁 Harvey Mason Jr. 表示,含 AI 元素音樂絕對符合參賽資格,但 Grammy 不會頒發予 AI 創作部分。
澳洲 Country Music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2026 年 Golden Guitar Awards 將不接受任何使用 AI 技術生成作品參賽,包括歌詞、旋律、編曲、樂器演奏或人聲。作出此決定,全因發現多個參賽作品完全由 AI 生成。
反觀香港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等主要音樂獎項,目前尚未就 AI 生成音樂制定明確規範。音樂人周耀輝和陳詠謙曾於 2024 年討論 AI 作詞議題,惟業界仍未有統一標準。
報名資訊與資格要求
本屆金曲獎報名期由 2025 年 12 月 1 日起至 2026 年 1 月 2 日下午 5 時 30 分止,包括演唱類、演奏類、技術類與評審團獎均採網上報名。特別貢獻獎推薦期限則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下午 5 時 30 分。
參賽作品須為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首次發行內容,發行形式不限實體或數碼,惟數碼作品需在當地 3 家以上合法音樂平台上架,並提供 WAV 檔上載至報名系統。文化部提醒各單位,報名前須確認參賽者意願與版權歸屬,若入圍或得獎後經查證作品不實、身份不符或違反版權法等情形,皆可能被撤銷資格並追繳相關獎項。
音樂產業面臨 AI 衝擊
AI 音樂生成技術普及備受音樂產業關注。2024 年 6 月,Universal Music、Warner Music 等大型唱片公司聯手控告 AI 音樂公司 Suno 與 Udio,指控其訓練模型時使用受版權保護歌曲,並求償每首作品最高 15 萬美元(約港幣 117 萬元)。Spotify 過去一年已刪除超過 7,500 萬首「灌水式 AI 歌曲」,並宣布將全面加強 AI 內容管制。
第 37 屆台灣金曲獎入圍名單預計於 2026 年上半年公布,屆時將是相關 AI 規範正式落實首年。
來源:Thenewslens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