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lon Musk 旗下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宣佈,全球已有 12 人接受其腦部晶片植入手術,這些患者累計使用裝置達 2,000 天,總使用時長超過 15,000 小時。這項數據顯示 Neuralink 在腦機介面技術商業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嚴重癱瘓患者提供通過思維控制數碼裝置的能力。
臨床試驗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 Neuralink 在社交平台 X 發佈的資訊,參與試驗的患者人數較 6 月時的 7 人有所增加。這些患者均患有嚴重癱瘓症狀,現在能夠通過思維控制數碼裝置和物理工具。公司在 8 月 27 日至 9 月 8 日期間,在加拿大為兩名脊髓損傷患者進行晶片植入手術,這是 Neuralink 首次在美國以外地區開展臨床試驗。
兩名加拿大患者年約 30 歲,分別來自安大略省和阿爾伯塔省,他們的手部功能有限或完全喪失。負責手術的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外科醫生 Andres Lozano 表示,患者在手術後幾乎立即能夠操控電腦游標,並在術後翌日出院。
技術發展與監管進程
Neuralink 成立於 2016 年,由 Musk 創立,目標是開發新型腦機介面技術。公司的晶片約一枚硬幣大小,植入頭骨後通過微型電線讀取神經元活動,並將訊號無線傳輸至接收裝置。該技術期望能幫助癱瘓患者重獲數碼自主權,並可能在未來治療柏金遜病等神經系統疾病。
FDA 在 2023 年 5 月批准 Neuralink 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此前該機構曾在 2022 年因安全考慮拒絕其申請。主要關注點包括鋰電池安全性、植入電線可能遊移到腦部其他區域,以及移除裝置時對腦組織的潛在損害。
資金與未來規劃
Neuralink 在 6 月完成 6.5 億美元(約港幣 50.7 億元)E 輪融資,投資者包括 ARK Invest、Founders Fund 和紅杉資本等。公司表示將運用這筆資金擴大患者覆蓋範圍,並開發下一代裝置以深化生物與人工智能的連接。
Musk 透露,公司計劃在 2025 年為 20 至 30 名患者植入晶片。目前 Neuralink 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均有進行臨床試驗,合作機構包括巴羅神經學研究所、邁阿密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等。
首位接受植入手術的患者 Noland Arbaugh 表示,這項技術完全改變了他的生活,每天使用約 10 小時控制電腦,能夠玩遊戲、操作電視甚至控制空氣清新機,無需任何肢體動作。
資料來源:快科技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