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太空經濟,以配合國家將「商業航天」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政府計劃簡化營運低軌衛星的牌照審批流程,目標是 2026 年公布研究結果,吸引相關企業及人才來港發展。惟在立法會討論過程中,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誤以為香港已有衛星發射設施,建議開放予公眾參觀作為旅遊景點,遭商經局長丘應樺澄清香港並無發射設施。
現行牌照制度成發展障礙
根據當局提交立法會的檔案,現時香港法例容許衛星營運商申請牌照營運衛星,但牌照制度採用「一牌照對一星」模式。低軌衛星運作需要數十至數百台衛星組成星座,現行制度令營運商須按衛星數目申請同等數量的牌照,構成申請障礙。商經局正研究簡化營運低軌衛星牌照的審批流程,目標是 2025 年完成研究,並於 2026 年公布結果。
議員倡放寬出口限制及稅務優惠
多名立法會議員在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詢問政府如何吸引航天企業來港。選委界議員洪雯提及,不少航天企業期望當局放寬光學衛星等產品的出口限制。她又指香港沒有發射場,即使在香港生產衛星亦須運到內地發射,建議簡化出口流程。她亦提到現時出口許可證有效期僅 3 個月,建議參考新加坡延長至 1 年。丘應樺僅表示會書面回覆相關深入問題。
議員誤解香港有發射設施
李鎮強在會上表示「既然香港有低軌道衛星」,詢問當局會否考慮將發射站或相關設施開放予市民參觀,藉此吸引旅客。丘應樺澄清:「關於衛星發射,如果我無記錯,香港無一個發射設施,應該就無呢樣嘢喺香港做過。」通訊事務總監梁仲賢確認,香港只有衛星地面站與天上衛星聯繫,設施位於工業邨、南區限制區域等特別地區。
得知實際情況後,李鎮強仍然建議,即使設施位於禁區,也可透過瞭望台讓市民「打卡拍攝,都係一個景點」。他又詢問政府會否考慮興建發射站,丘應樺表示現時新技術已可在海上發射,未必需要陸地發射站,當局會檢視「香港有無能力做衛星發射」。
香港電訊與內地企業測試合作
香港電訊旗下國際電訊服務供應商 PCCW Global 今年 4 月與內地航天企業銀河航天合作,成功利用低軌衛星技術完成內容傳輸及通訊測試。PCCW Global 在港設立銀河航天首個低軌寬頻衛星通訊演示站,連接由 8 顆低軌通訊衛星組成的「小蜘蛛網」試驗星座。測試實現雙向 100 Mbps 在軌速率,並能利用普通手機進行衛星互聯網視像通話。
政府投放逾億元支援研發
配合太空經濟發展,政府已在「InnoHK 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支援國家嫦娥八號任務。「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特別徵集(航天科技)」提供超過 1 億元,支援 6 個大學研發項目。港投公司亦會推進與商業航天和太空經濟相關投資。據了解,現時已有 3 間公司申請測試低軌衛星服務。
資料來源:獨立媒體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