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半數英國銀行仍依賴上世紀 60、70 年代編寫的電腦程式碼,這些古老系統僅有極少數員工能夠理解,而且多數人已接近退休年齡。這項調查由管理顧問公司 Baringa 進行,涵蓋 200 間英國銀行,受訪對象均為具備技術背景的高層管理人員。
老舊系統比例驚人
調查結果顯示,16% 銀行仍使用 1960 年代的軟件,近 40% 則維護 1970 年代的程式碼。更令人震驚的是,50% 銀行承認其系統僅有 1 至 2 名員工能理解相關軟件,其中多數人已接近退休。另有 31.5% 銀行表示,雖有少數人懂得這些遺留系統,但尚未接近退休年齡。
維護成本持續攀升
根據 SaaScada 報告,英國銀行界每年耗費 33 億英鎊(約港幣 324 億元)維護核心銀行系統,佔整體 IT 預算 24%。超過半數(53%)受訪者形容其核心平台為「無底深淵」,不斷消耗時間與金錢。65% 表示現有系統存在隱藏成本,59% 對需向第三方供應商支付小功能更改費用感到憤怒,每年平均費用達 150 萬英鎊(約港幣 1,470 萬元)。
COBOL 語言仍佔主導地位
調查發現,38 間銀行仍使用最初為穿孔卡物理系統設計的程式碼,15% 則使用為大型機編寫的程式碼。這些系統多數採用 COBOL 程式語言,該語言雖誕生於 1959 年,但至今仍支援全球 95% 的 ATM 交易和 80% 的實體銀行活動。一位受訪者提及,1993 年推出的 Microsoft 軟件仍應用於 ATM 網絡,並運行於已安裝修補程式的 Windows NT 伺服器上。
資訊保安風險日益嚴重
Baringa 銀行與市場技術負責人 Paul Mihajlovic 指出,繼續使用老舊程式碼為銀行帶來兩大風險。首先,僅由少數年長專家維護的程式碼對關鍵基礎設施構成嚴重風險,一旦出現問題修復將極為棘手。其次,老舊技術難以靈活應對新需求,響應客戶變化的速度緩慢且維護成本不斷上升。老舊系統因缺乏定期保安更新而容易受到網絡攻擊,且難以滿足不斷演變的法規標準。
人才斷層問題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英國銀行業高級 IT 人員表示,許多老舊系統之所以能夠持續運作,因其簡單穩定且能處理大量簡單交易。然而銀行正逐步廢棄這些系統,因為懂得這些程式碼的人正在離開,而年輕專業人士很少願意學習 COBOL 這類語言。隨著經驗豐富的專家退休,找到合資格的專業人員來維護和更新現有系統變得愈來愈困難。
資料來源:cnBeta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