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台分析:中國半導體雙軌突圍 專家估計 2027 年成熟製程將超越台灣

台分析:中國半導體雙軌突圍 專家估計 2027 年成熟製程將超越台灣
面對美國持續封鎖先進製程裝置出口,中國轉向聚焦發展成熟製程半導體,並採用「彎道」與「換道」雙重策略突破技術封鎖。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分析師鍾富國預 ...




面對美國持續封鎖先進製程裝置出口,中國轉向聚焦發展成熟製程半導體,並採用「彎道」與「換道」雙重策略突破技術封鎖。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分析師鍾富國預估,中國可能在 2027 年前取代台灣,成為全球最大成熟製程半導體製造國。



彎道超車策略見成效

鍾富國在中華經濟研究院主辦的地緣政治科技治理研討會中表示,中國採取雙軌突圍策略回應美國重點打壓。「彎道」策略方面,中芯國際透過現有 DUV 裝置推動製程微縮,成功將製程推進至 7nm,但在成本、良率及裝置方面仍需持續改善。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最新資料顯示,中芯國際使用較舊的 DUV 曝光機生產 7nm 晶片,良率已從一年前的 20% 提升至可獲利的 40%,目標是達到 60% 的良率水平。雖然使用 EUV 裝置製造 7nm 晶片只需 9 道工序,但中芯國際使用 DUV 裝置則需要 34 道工序,技術挑戰仍然巨大。



量子計算換道發展

在「換道」策略方面,中國透過本源悟空量子電腦持續技術換代,從實驗室邁向實用化應用。本源悟空搭載 72 位元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晶片「悟空芯」,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可程式超導量子電腦。



最新發展顯示,本源悟空已在中國多個地區開始商用服務,從晶片到作業系統實現完全自主化。截至今年 2 月,這款量子電腦全球存取次數已突破 20,000,000 次,創下中國自主量子運算能力服務規模新紀錄。



系統整合優勢明顯

鍾富國觀察,中國發展替代技術採用「系統整合」而非單點突破策略,迴避硬件劣勢並強化軟硬件整合。華為、DeepSeek 等公司透過替代技術創新,降低對美國硬件的依賴,從實用化應用端推動構建「去美化產業體系」。



分析指出,中國半導體及量子科技基礎研究在「量」與「質」方面正快速追趕美國,未來轉化有待「中國速度」再現。政府同時介入大學學科調整,擴大培育工程師人才,期望能支援半導體、量子科技等關鍵領域突圍。



國際合作拓展市場

中國同時透過國際合作與地緣市場,為科技突圍提供新舞台。鍾富國提到,中國主導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平台,推動聯合研發並擴展下游應用市場,進一步降低對美國的依賴。



分析認為,雖然中國在先進製程方面仍落後台積電約 3 年,但在成熟製程領域的快速擴產,加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確實可能在 2027 年前改變全球半導體製造版圖。



來源:聯合新聞網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