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候斯頓旅遊局向台灣提議參與太空港(Spaceport)計劃交流,透過太空飛行器技術,候斯頓飛往台灣的航程可從傳統的 16 小時大幅縮短至 2.5 小時。台灣科技部門已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展開交流,但台灣目前尚未具備符合規格的場站設施。
候斯頓埃靈頓機場(EFD)為美國第 10 個商業太空港,該機場旁已建有占地約 450 英畝的產業園區,提供美國軍方及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使用。美國目前包括埃靈頓機場在內,已有 20 座機場可供太空飛行器降落。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主導的太空港計劃,太空飛行的運作模式分為垂直與水平發射型。前者靠火箭夾帶,後者搭載於大型飛機升空,飛至開闊海域上空後釋放。太空飛行器會點燃引擎垂直穿出大氣層,在太空中調整姿態對準目的地,以自由落體方式重返地表,最後精準降落於指定機場。
候斯頓旅遊局表示,由於地球噴射氣流是由西往東,傳統飛行器在回程航班普遍需要較長時間,但太空飛行器受氣流影響較小,能減少類似問題。以候斯頓與台灣距離計算,航程將大幅縮短為 2.5 小時。
目前要實現太空港運輸,需要機場設施配合、航管制度建立、飛行器生產及後勤支援等。由於 2 個飛行器同時升空及降落具有一定重量,起降場站需有足夠承載力及跑道長度。載具飛到太空也需要符合需求的航管環境,全世界已有 10 多座場站獲認證,包括日本在內。
技術挑戰方面,目前將飛行器送到太空的技術已沒問題,但若要達到載人目的,仍要解決人體抗力問題。考量升空與降落的速度,一般乘客未經訓練不宜搭乘,因此貨物運送的可行性較高。初期還是可能先以空機實驗、載貨為優先。
美方相關單位曾與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在國際交流場合以非正式形式交流太空港構想。Spaceport 計劃除了需要 NASA 與 FAA 訂定規格的起降場站,還涉及飛行器開發、航管、產業生產及其他衍生的後勤支援系統。
相關文章:
華航全面開放免費機上 Wi-Fi 三大機型全艙等旅客受惠 台灣男子迷上 AI 情人 50 歲男子每日同 ChatGPT 互動 600 次影響婚姻 颱風摧毀台灣大片太陽能發電板測試平台 一年就報廢海上抗災力成疑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