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 21 號飛船於 11 月 1 日與正在執行任務的神舟 20 號飛船對接後,6 名太空人開展共同生活。神舟 21 號除史無前例地攜帶 4 隻小鼠到太空飼養,更首次帶上「太空烤箱」,令距離地球 400 公里的空間站燒雞翼與烤牛扒。
首次在軌烤雞翼牛扒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烤雞翼的影片傳回地球,太空人武飛將 6 隻雞翼固定在烤架上,送入太空烤箱以 180 度烤製 28 分鐘。神舟 20 號太空人王傑與神舟 21 號太空人武飛兩名內蒙古人,聯手烤製黑胡椒牛扒,6 名太空人開心地一人一隻品嚐首次在太空新鮮出爐的烤雞翼。
190 餘種食品 10 天不重複
神舟 21 號任務中食品種類擴展至 190 餘種,飛行食譜周期延長至 10 天,可實現對新鮮蔬菜、堅果、蛋糕、肉類等食材在軌烹飪、烘焙加工,達到 10 天食譜天天不重複。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劉偉波表示,太空人在相對密閉的空間環境裏生活幾個月後,能夠吃到自己親手烘烤的雞翼、牛扒,或鬆脆可口的花生米和麵包,充滿幸福感。
無油煙技術突破
太空「烤箱」與地面烤箱有明顯不同。劉偉波介紹,太空烤箱通過溫控技術、殘渣收集、高溫催化、多層過濾等技術攻關,實現在軌烘烤時的無油煙處理,滿足空間站油煙排放標準。淨化裝置和整機都進行嚴格測試,滿足空間站准入條件,可連續可靠運行 500 次。
太空菜園種子到種子全周期培養
「太空菜園」也取得新突破。自神舟 16 號任務開始,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開展在軌植物基質培養研究與驗證,採用再生基質、長效控釋肥和微孔導水技術,實現微重力下水分養分有效供應。目前已實現 10 批次包括生菜、櫻桃番茄、紅薯等 7 種植物培養,為太空人提供 4.5 公斤新鮮果蔬,其中生菜和櫻桃番茄實現「種子到種子」全周期培養。
4 隻小鼠適應良好
據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11 月 3 日消息,隨行的 4 隻小鼠順利入住空間站,均能正常飲食、飲水,活動狀態與行為模式與地面裝置比對實驗組無較大差異,初步觀察小鼠對微重力環境表現出較好適應力。中國太空人科研訓練中心臧鵬透露,針對春節、元旦等中國傳統佳節,會為太空人準備非常豐盛餐食,甚至還有神秘禮包,只能在過節當天打開。
神舟 21 號任務標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科研人員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改良,使太空人食品種類、質地、風味、色澤和營養變得愈來愈好,進一步滿足太空人飲食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神舟 21 號任務創下中國載人航天對接速度紀錄,整個對接過程僅用 3.5 小時,比以往任務縮短 3 小時。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