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會議記錄、聽演講或者上課筆記,最頭痛往往不是內容太難,而是要邊聽邊記,錯漏在所難免。即使錄了全段聲音,事後要逐句重聽再找重點,同樣費時失事。主打 AI 語音應用的品牌 Plaud 最近在香港正式發佈新一代旗艦產品 Plaud Note Pro,號稱是「全球首款支援人類與 AI 實時協作的 AI 筆記助手」。這部只有信用卡大小的裝置不但規格強勁,更加入創新的「一鍵 Highlight」功能,徹底改變我們記錄、整理同運用對話資料的方式。等 unwire 記者親自試用一下,幫大家了解 AI 如何為會議記錄帶來變革。
不只是錄音:讓人與 AI 共同畫重點
以往錄音筆或者語音轉文字工具,只能在旁默默錄聲,真正整理重點的功夫,還是要靠用家事後逐句篩選、逐句慢慢聽。Plaud Note Pro 的重心就放在「錄音當下」做到人機協作,邊錄邊標記。Plaud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表示,他們相信對話本身就蘊含大量有價值的資訊,而 Plaud 創新的「一鍵 Highlight」功能,首次讓人腦可以即時「教」AI 哪一句才是重點。
這個功能其實好直覺:開會或者做訪問時,一聽到關鍵數字、重要決策、精彩引言,你只要撳一下機身按鈕,AI 就會知道「呢段係重點」。這個標記會變成之後生成摘要、待辦事項、重點整理時的最高優先級,令摘要唔再係單純全文壓縮,而係針對你真正在意的內容提煉精華。
對我們記者來說,這個功能特別實用。以前做訪問時,要邊聽邊寫,訪問完更要重聽聲帶找重點,確是幾頭痛。用 Plaud Note Pro,只要一撳掣,AI 會自動標記當刻重點,更會即時幫你寫一句摘要。除此之外,App 入面仲支援邊錄音邊影相,譬如開會時見到重要簡報畫面,影一張,相片就會自動貼返去錄音時間軸,方便之後整理。
【記者實測】我如何用 Plaud Note Pro 搞定一場採訪會議?
作為一名記者,會議和訪談是家常便飯。為了體驗 Plaud Note Pro 的魅力,我將它帶入了這個 Plaud 產品發布會。以下是我的使用流程:
步驟一:會前準備
在進入會議室前,我確認 Plaud Note Pro 電力充足。我使用附屬的 MacSafe 磁吸套,將它放入卡套後,輕鬆地吸附在我的 iPhone 背後,準備隨時開始記錄。
步驟二:一鍵錄音與即時標記
專訪開始時,我長按機身的按鈕,Plaud Note Pro 機身的咪高鋒便開始全程錄音,並儲存到你的手機,這個流程與傳統筆記一樣。但重點來了,當受訪者提到這部機的先進功能時,我快速地短按了一下按鈕,啟用「一鍵 Highlight」功能。
你會看到 App 畫面上會顯示出時間標記,更重要的是,它馬上利用 AI 轉錄剛才的說話,將這個重點以文字方式記錄下來。以前記者要手寫筆記,留待日後聽錄音時回憶重點,現在變成只要一按,AI 就幫你做好。
你可留意到,整個過程記者無須中斷講者說話,記者也毋須無需低頭分心在筆記本上塗鴉,而記者更可繼續留心講者提出的內容。
即時標記:拍攝相片 AI 幫你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的好用「一鍵 Highlight」功能外,用戶在 Plaud App 裡面,亦可一邊錄音一邊手動加入資料。例如會議上突然出現一個重要 PowerPoint 簡報頁,你只要在 Plaud App 的攝影功能拍下,這頁面就會自動在錄音中加入標記。讓你日後利用圖片,就能找回當時錄音。AI 更會將圖片結合錄音內容,以文字為你記述這張圖片的用途、簡要,實在是非常好用。
▲在會議上看到一個需要記下來的簡報頁
▲利用 Plaud App 內的攝影功能,馬上能拍下圖片,而且 AI 會為這張圖片進行分析,對日後重找資料大有幫助
步驟三:自動處理與同步
會議結束後,錄音檔會自動同步到我手機上的 Plaud App。Plaud Intelligence AI 引擎開始在雲端運作,進行語音轉文字、區分發言人,並根據我剛剛標記的兩個「Highlight」重點,開始生成摘要。
步驟四:獲取智能筆記
幾分鐘後,我打開 App,一份完整的會議記錄已經生成。內容包括:
- 完整逐字稿:清晰標示出我和受訪者的發言段落。
- 結構化摘要:開頭便是我標記的「關鍵業績目標」和「獨家技術細節」,條理分明。
- 心智圖(Mind Map):將整場對話的邏輯以圖形化方式呈現。
- 待辦事項:自動抓取出我需要後續追蹤報導的項目。
步驟五:精準查核
在撰寫稿件時,我想再次確認受訪者提到的業績目標數字。我無需再聽一次長達半小時的錄音,而是直接在 App 內的「Ask Plaud」功能中提問。AI 立即給出準確答案,並附上該句話在逐字稿和原始音檔中的時間戳,讓我能一鍵跳轉確認,大幅提升了寫稿的效率與準確性。
硬體與軟體雙劍合璧
不要以為 Plaud Note Pro 只是一個錄音機,其實它結合硬件、軟件優勢,為改革「會議記錄」為重點度身訂造設計。
為了實現精準的記錄,Plaud Note Pro 在硬體上一點也不馬虎:
- 專業收音:配備 4 個高精度 MEMS 麥克風陣列,搭配 AI 降噪技術,官方宣稱收音範圍可達 5 米,確保多人會議也能清晰收錄。
- 極致輕薄:厚度僅 0.117 吋,重量 1.05 安士,如同一張信用卡,便於攜帶。
- 超長續航:單次充電可連續錄音長達 50 小時,待機時間更長達 60 天。
- 強大內置儲存空間:內建 64GB 儲存空間。
在軟件方面,其 AI 引擎「Plaud Intelligence」整合了來自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的頂尖大型語言模型(LLM),並透過最新的 Plaud App 3.0 提供多項強大功能:
- 多模態輸入:除了語音,還能整合文字、圖片資訊,讓 AI 獲得更完整的對話背景。
- 多維度摘要:提供超過 3000 種專業總結範本,能從不同角度(如會議結論、待辦事項、SWOT 分析等)生成結構化摘要。
- Ask Plaud:讓你能像聊天一樣,直接向 AI 提問錄音中的任何細節,並能追溯到原文出處,是查核事實的利器。
資訊安全最重要
作為會議記錄工具,不少用戶最關心的,是錄音與逐字稿資料上傳至 AI 服務時,是否會有資訊外洩風險。Plaud 在設計產品時,把資料安全放在最高優先級,並全面符合多項國際標準,包括歐盟 GDPR、EN18031 網絡安全標準、美國 HIPAA 醫療資料保障法規,以及 SOC 2 Type II 審查要求,確保資料處理過程符合國際私隱規範。
Plaud 的雲端服務由美國與新加坡團隊負責研發與技術支援,所有資料均儲存在 AWS 美國西部伺服器,並採用嚴格加密、身分驗證及多層權限管理(RBAC)機制,確保無論在傳輸或儲存過程中,都能有效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Plaud 工程團隊並無直接接觸用戶資料的權限,任何資料調用都需經多重審批與安全監控,完全符合「最小權限」原則與法律要求。
Plaud 已通過第三方獨立安全審核,並實施嚴格內部政策與技術防護措施,讓企業、教育機構及個人用戶都能安心使用 AI 會議記錄服務,無須擔心私隱與安全風險。
發售資訊
PLAUD Note Pro 的建議售價為1399 港元,即日起可透過官方網站、TechLife、衛訊、豐澤、蘇寧等指定通路購買。
為慶祝新品上市,凡於 2025 年 10 月 9 日至 11 月 9 日期間購買的用戶,即可獲贈三個月的 Plaud Pro AI 服務。
總結來說,PLAUD Note Pro 不只是一款錄音硬體,它更像一個能理解對話、協助思考的智能夥伴。對於需要頻繁開會、訪談、上課的專業人士或學生而言,這項工具或許能真正將他們從繁瑣的筆記整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溝通與決策本身。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