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呢頁CODE去手機

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熬夜玩手機增心肌梗塞風險 膽固醇正常也難倖免 醫生教 7 招可逆轉危機

熬夜玩手機增心肌梗塞風險 膽固醇正常也難倖免 醫生教 7 招可逆轉危機
當前社會中,不論年齡層,不少人都習慣在夜深時分玩手機或打遊戲,認為只是放鬆方式,但這種「日夜顛倒」的生活,其實正悄悄對心臟造成持續傷害。近月接連出現年 ...




當前社會中,不論年齡層,不少人都習慣在夜深時分玩手機或打遊戲,認為只是放鬆方式,但這種「日夜顛倒」的生活,其實正悄悄對心臟造成持續傷害。近月接連出現年輕與中年男子因熬夜突發心肌梗塞的個案,醫生警告:即使年輕、膽固醇正常,熬夜仍可能是誘發致命心臟病的關鍵因素。

熬夜玩手機、打機突發心梗 20 歲與 41 歲男險死

兩宗近期真實病例讓人警覺。河南一名僅20歲的男生,連續幾晚熬夜打機至凌晨1時後,突感心臟不適。送院後經造影檢查發現其心血管已100%堵塞,醫生緊急搶救才成功挽回性命。而在湖北,一名41歲男子長年吸煙,喜歡睡前滑手機至凌晨2時,日前亦在床上突發劇烈胸痛、呼吸困難,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所幸經植入支架手術成功恢復血流。

兩宗個案共同點皆為:長期熬夜與心臟過度負荷,即使患者年紀不大、平日無重大病史,心肌梗塞仍可突然襲來,甚至奪命。



為何熬夜會「傷心」?醫學解釋心臟五大風險

根據心臟科專家分析,熬夜時身體會產生一連串生理壓力反應,令心臟進入高風險狀態:

1. 心律失常風險升高

熬夜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跳加快、節律混亂,甚至出現房顫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2. 心肌缺血風險上升

夜間心臟工作超負荷、血液黏稠度增加,氧氣供應不足,容易誘發胸痛或短暫性缺血。

3. 血壓升高

熬夜會增加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分泌,令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在夜間飆升。

4. 加速動脈硬化

睡眠不足促發體內發炎反應,損傷血管內壁,令斑塊形成更快,增加心血管堵塞機率。

5. 代謝功能失衡

熬夜影響胰島素分泌節律,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與血脂異常,長遠增加心臟病風險。



睡得太晚也有事!10-11 點才是心臟最愛的入睡時間

2021 年《歐洲心臟雜誌》研究顯示,最佳入睡時段為晚上 10 時至 11 時。若過早或過晚睡眠,心血管患病風險明顯升高。研究更指出,凌晨 12 點後入睡者的患病風險最高。此外,每晚睡少於 6 小時者,心臟病發機率提升 20%;睡過多(超過 9 小時)也不健康,發病風險增加 34%。結論為:每晚睡眠 6 至 9 小時最利心臟健康。



醫生教你 7 招減輕熬夜對心臟的傷害

若因工作、學業等因素難以避免偶爾熬夜,應該怎樣「補救」?醫學建議如下:

  1. 熬夜時補充足夠水分
     每次熬夜建議飲用 300 至 500 毫升溫水,稀釋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2. 攝取護心營養素
     選擇高鉀(如香蕉、菠菜)及高鎂(如堅果、黑朱古力)食物,有助穩定心律與血壓。

  3. 熬夜後安排午睡或早睡
     熬夜後補眠尤為重要,建議第二天午睡 20 至 30 分鐘,或當晚提早入睡 1 至 2 小時。

  4. 嚴控熬夜頻率
     每週熬夜不應超過兩次,避免連續熬夜數晚,減少身體壓力累積。

  5. 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
     長期夜班或熬夜族群應定期做心電圖、血脂與動脈檢查,預防未發現的潛在問題。

  6. 如有症狀及早求醫
     熬夜後如有胸悶、心悸、氣促等情況,切勿掉以輕心,需立即就診排查是否心梗。

  7. 改善長期睡眠問題
     若長期難以入睡或睡眠品質不佳,應尋求睡眠門診協助,避免慢性睡眠障礙損害健康。

醫生提醒:年輕不是本錢,規律生活才是心臟的保險

心臟科專家胡立群與梁永雄醫生皆指出,心肌梗塞並非老年人才會發病,即使血脂正常、體重標準,若長期熬夜、吸煙或壓力大,都可能令血管失控,突發急性心梗。病發當下如錯過 6 小時黃金搶救期,可能導致永久性心肌壞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珍惜睡眠 就是珍惜生命

熬夜看似只是生活習慣,實際上卻是對心臟慢性折磨與長期損害。年輕不是免疫盾,反而容易因大意而付出健康代價。保護心臟,從今晚開始,放下手機,晚上 10 點上床,睡滿 7 小時,才是真正的「保命」行為。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晴報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650k粉絲


155k訂閱


55k跟隨者


22k粉絲


6.8kPosts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unwire.hk
鍾意就快D Shar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