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最近正式發布業界首個美術級 3D 生成 AI 模型「Hunyuan3D-PolyGen」,結合自主研發的高壓縮率 BPT 技術,可生成面數達上萬面的複雜幾何模型。該技術已整合至騰訊多個遊戲管線,協助美術師建模效率提升超過 70%,標誌著 AI 生成 3D 模型從「可看」邁向「可用」的重要突破。
🚀Introducing Hunyuan3D-PolyGen, our newly upgraded and industry-first art-grade 3D generative model. It brings effortless intelligent retopology, making AI-generated models ready for professional art pipelines.
✅ Superior Mesh Topology: Our self-developed mesh autoregressive…pic.twitter.com/Lwy0dfGZkx
— Hunyuan (@TencentHunyuan)July 7, 2025
Hunyuan3D-PolyGen 採用自回歸網格生成框架,透過顯式、離散的頂點與面片建模進行空間推理,生成高品質且符合美術規範的 3D 模型。核心框架包含三個步驟:網格序列化將頂點和面片轉化為 Token 序列表示 Mesh 結構;自回歸建模以點雲作為輸入提示,利用自回歸模型生成 Mesh 的 Token 序列;序列解碼將生成的 Token 序列反向解碼為頂點與面片,重建 3D 網格。
現有的 mesh 自回歸方法表達一個面通常需要 9 個 token,mesh 表達冗餘程度高,在有限的上下文窗口下僅可對低面片(2000 面以下)的簡單模型進行建模。為提升可建模面數,實現複雜 mesh 建模,騰訊團隊自主研發高壓縮率 mesh 表徵 BPT(Blocked and Patchified Tokenization)技術。
BPT 技術設計包含兩個核心創新:block 索引將網格空間分成多個 block,頂點表徵由(x,y,z)空間座標轉化為(block, offset)索引座標,token 數量可降低 33%;patch 壓縮將相鄰面片組成 patch(一個中心頂點和邊緣頂點),減少相鄰面片間共用頂點的冗餘,結合共享 block 等技巧,token 數量可進一步降低約 41%。
利用 BPT 壓縮演算法,表徵 mesh 的 token 數量可壓縮 74%,即平均用 2.3 個 token 即可表徵一個面,極大提升模型的可建模面數。對比現有 mesh 自回歸方法,可建模的模型更加複雜(可達 20,000 面以上),細節更加豐富。
騰訊研發 mesh 自回歸的強化學習後訓練框架,在預訓練模型基礎上進行後訓練,設計穩定生成和美術規範獎勵來引導模型生成更佳結果。透過強化學習可提升模型生成「好結果」的機率,降低生成「差結果」的機率,從而提升模型生成的穩定性。
該模型同時支援三角面和四角面網格輸出,滿足不同專業管線需求,布線精度更高,細節更豐富。這種靈活性讓 AI 生成的 3D 資產能夠無縫應用於遊戲開發等專業領域。
目前 3D 生成演算法在幾何建模方面雖有顯著進展,但生成結果與美術製作的專業標準仍有明顯差距,難以直接應用於遊戲開發等專業管線。Hunyuan3D-PolyGen 主要為解決 3D 資產生成中布線品質和複雜物體建模的難題,提升美術師建模效率。
該技術及能力已推出至騰訊混元 3D AI 創作引擎,並整合到騰訊多個遊戲管線。使用者可在 Hunyuan 3D 官方網站透過「Laboratory」(實驗功能)體驗該技術,每日可免費使用 20 次,但生成模型不可商用。
來源:騰訊
相關文章:
暑假 2 個月限玩 27 小時 騰訊與網易同步推新措施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騰訊首款數碼療法軟件獲批 助認知障礙者腦力鍛練 98% 完成訓練後能力顯著改善 騰訊劉熾平: GPU 儲備充足 強調美國出口禁令不影響 AI 開發部署
分享到 :
最新影片

Follow 我們 :
鍾意就快D Share啦!
|
|